[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099.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述园;兰娜;葛继稳;张垲苡;谢辉;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河流 藻类 初级 生产力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系统,特别是一种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河流沿岸带的藻类通常包括底栖和浮游藻类,尽管它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它们均处于食物链的始端,是沿岸带有机物质生产的主要贡献者,是反映水体渔业生产潜力的基本参数之一,而且藻类是用于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最佳监测生物,河流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的生产力要小于底栖藻类,因而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是较理想的监测指标。现有的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有测氧法和测碳法两种,分别通过测量和计算藻类光合作用的产氧量以及合成有机碳的总量来表示初级生产力。
测氧法是通过测量透明的玻璃瓶(白瓶)和不透光的棕色玻璃瓶(黑瓶)内培养浮游植物的水样品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来计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又称黑白瓶测氧法。在测量中,将含有浮游植物的水样注入3个玻璃瓶,包括用于浮游植物培养的透明白瓶和不透光黑瓶,另外一个是用于测定培养前溶解氧浓度的零时间瓶。在注入水样后,将零时间瓶中的溶解氧固定,等待回实验室测定;将用于浮游植物培养的黑瓶和白瓶系于绳索上放回原取水样处进行一段时间培养。然后将黑瓶和白瓶中溶解氧固定,再带回实验室测定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并根据培养前、后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计算由产氧量表示的光合作用速率。
测碳法是把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碳14C加入到已知二氧化碳总浓度的水样品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过滤浮游植物并固定有机碳的含量,再带回实验室测定浮游植物细胞内有机碳14C的量,即可计算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碳的总量。测碳法又称碳14C示踪法。
上述测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氧法和测碳法,具有相同的培养步骤,即需要在现场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浮游植物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监测人员不能离开现场,限制和降低了水样监测的工作效率。此两种方法的培养时间一般在2~24小时,即藻类密度大、营养盐丰富的水样和光照、温度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培养时间可能短一些,否则培养时间要长一些。上述两种方法均不能做到连续实时检测,只能凭测量经验确定培养时间。为了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往往将培养时间设定得长一些,从而延长了测定时间。而且,上述方法均需要在现场培养,培养后将样品固定,再回实验室检测,检测仪器不能在现场使用,不能一次完成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量,测量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并且这两种方法仅适用于浮游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并不能完成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同时,野外试验中存在很多不可预期的问题,影响研究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采集数据准确的一种测定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定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系统,至少包括样品单元、测量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单元为光生物反应器,由玻璃罩、可旋转底座、底栖藻类生长基质、水循环装置、排气管构成,所述玻璃罩和可旋转底座由透明有机玻璃加工制成,玻璃罩为开口向下的半球形壳体,玻璃罩下端与可旋转底座通过螺纹旋转密闭连接,底栖藻类生长基质设置于玻璃罩与可旋转底座之间,玻璃罩与底栖藻类生长基质之间装有水样,所述水循环装置由出水口、输水管、水泵和进水口组成,出水口和进水口相对设置于玻璃罩的左右两侧并靠近底栖藻类生长基质的表面上,进水口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测量单元为溶解氧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玻璃罩内的水样中,用于测量光生物反应器内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面板以及设置于控制面板内的单片机和电源,单片机与溶解氧传感器连接,水泵同时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玻璃罩与可旋转底座之间形成空间的容积为1L~1.2L。
底栖藻类生长基质采用半径为7.5cm的圆形花岗岩石板。
排气管为采用橡胶制成的软管,设置于玻璃罩球面上端的中部,且排气管上安装有活动夹。
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距离底栖藻类生长基质表面的高度差为1~1.5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测定河流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适用于河流中底栖藻类的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因为河流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的生产力要小于底栖藻类,因而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是较理想的监测指标。
2.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完成测量,测量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测量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