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06960.4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文钟 |
| 主分类号: | G01L1/20 | 分类号: | G01L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特别是一种采用导电橡胶为材质之一的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及电子产业的高度发展,机器人(Robot)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已能够取代或协助人类进行高危险性工作,如:组装、喷漆、焊接、高温铸锻等,甚至是医疗救援、娱乐服务、军事保全与太空探索等领域,亦使用了诸多机器人设备,根据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所提供的统计资料,2010年全球机器人的消费市场已达到350亿美元,其中产业用机器人的销售额约为190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的销售额则约为160亿美元,因此,为能设计出更为适用与高效能的机器人设备,现今已出现各种机器人竞赛,例如:WRO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FLL OIC(Open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高雄世界杯机器人大赛、PMC机器人创意竞赛、香港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RCJHK),且众多生产者亦纷纷针对机器人的各部位结构进行改良,以能满足产业上的各种需求。
一般而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大抵朝向专业应用为主,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如:老年人口增加、小家庭数量上升等,服务型机器人亦逐渐获得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视。服务型机器人的整体外观大多被设计成近似人类,具备四肢及五官等特征,故生产者的研发重点主要着落于“灵巧手掌、安全感知、敏捷移动、智慧控制”等四大方面。然而,由于机器人并不具备人类的神经系统,无法依据其听觉、触觉及视觉进行动作上的调整,因此在前述四大方向的控制上并不理想,以机器人的“敏捷移动”要求为例,如图1所示,传统的双足机器人藉由两脚掌11、12行走于非平坦的地面10上时,若其中一脚掌11踩踏至地面10的隆起处101,由于双足机器人的控制单元未得知该脚掌11仅有局部碰触到隆起处101,故当机器人抬起另一脚掌12后,双足式机器人的全身重量将会落至该脚掌11上,由于该脚掌11绝大部分皆为悬空状态,故会造成该双足式机器人的重心不稳,而发生晃动甚至是摔倒等情形,不仅严重影响双足式机器人在行走上的流畅性,更可能导致双足式机器人损坏。此外,除了前述地面10隆起的情况外,当地面10具有凹陷处时,在双足式机器人的其中一脚掌11、12踩踏至凹陷处后,同样会发生重心不稳的问题,导致双足式机器人整体倾斜而摔倒。同理,当机器人欲以手掌抓持住一较易变形的物件(如:水杯、纸盒)时,由于机器人无法判断出目前施力的大小是否适当,故很容易因施力过重而破坏对象,或因施力过轻而摔落对象,造成其动作上的局限。
综上所述,目前虽然有生产者以纳米微粒层设计出用于机器人的感应器,并在医疗领域中亦已研发出可感应触觉的电子皮肤,然而,无论是感应器或电子皮肤,其感测方式及内部结构皆过于复杂,需要极为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且其生产成本亦过于高昂,难以普及推广。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压力传感器,除能准确地感测出机器人所受的外力,尚具备结构简单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即成为本发明在此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准确判断外力大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压力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该压力传感器一侧的二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之间间隔有第一间距,且与一电子装置相电气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一导电橡胶制成的感应组件的两端电气连接,以导通电子装置传来的电流,并在连接组件之间形成一电位差,所述感应组件的中段部分是弯折为回形的感应部,该感应部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且相邻的感应部之间分别间隔有第二间距,在压力传感器受到外力挤压的情况下,各感应部将因感应组件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变形,而改变感应组件上的电流传输路径以及电阻值。
本发明所述感应部被包覆于一绝缘壳体中。
本发明所述绝缘壳体由弹性材质构成,其内部设有一容置感应组件的容置空间,该感应组件的两端穿过绝缘壳体的顶部,并与连接组件露出至绝缘壳体外。
本发明所述连接组件由弹性橡胶构成,且连接组件与感应组件一体成型。
本发明所述连接组件上分别凹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的直径小于连接组件的两端,且与电子装置中电路板上的穿孔匹配并相卡嵌,使压力传感器稳固地定位至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上的电子线路相电气连接。
本发明所述感应部的形变方向为沿压力传感器的轴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文钟,未经戴文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电荷失衡的超结VDMOS器件
- 下一篇:液压型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