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6538.9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志;刘鹏飞;陈耀耀;汤华林;朱曙光;陶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联产 碳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稻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装置 。
背景技术
目前,与常见的各类生物质燃料类似,稻壳也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无机质的基本成分为水分和灰分。
通过燃烧放热在锅炉中生产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供用户使用,是稻壳最普遍的能源利用方式。目前,很多发电锅炉或工业锅炉使用稻壳为燃料,采用的燃烧方式与燃煤相同,常用的燃烧设备有链条炉排、往复炉排、流化床等。
稻壳的特殊之处在于:干燥基灰分含量为15%左右,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生物质,折算灰分高于大部分煤炭,所以,稻壳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高灰分生物质燃料,这使得稻壳在能源转换过程中,有非常特殊的燃烧特征和灰渣特征。
使用常规的固体燃料燃烧设备燃用稻壳时,着火条件和挥发份燃烧条件都很优越,所以稻壳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固体燃料。稻壳燃烧的难点在于固定碳难以燃尽,造成燃烧效率低下,产生的大量灰渣成为固体废弃物难以处理,其原因在于稻壳的灰分含量太高,灰分的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燃烧过程中,固定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结合成硅碳络合物,极其难以燃尽,最终形成的稻壳灰带走大量未燃尽的碳,特别是稻壳灰的堆积密度小于200kg/ m3,与中质烟煤相比,同样容量的锅炉,排出的稻壳灰的体积是煤灰体积的5~8倍。煤灰可以作为砖或水泥的原料,而稻壳灰的成分和残碳燃烧性能皆不适合于作为建材原料使用,只在冶金行业有少量的稻壳灰用户(用于钢水保温等)。所以,按照现有的稻壳燃烧方式组织稻壳燃烧时,项目运营的难点在于稻壳灰难以处理。
为了解决稻壳灰的出路,技术上有两种路径:一是尽量提高固定碳的燃尽率,将稻壳灰的含碳量降到很低的水平,再进一步考虑稻壳灰的综合利用(例如作为保温材料);二是尽量降低固定碳的燃尽率,将稻壳灰的含碳量提高到很高的水平,生产出碳化稻壳,再进一步考虑碳化稻壳的综合利用。以上两种技术路径皆有很多工程实践和实施案例。本发明提出的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装置,属于第二种技术路径。
对于第二种技术路径,现有的稻壳锅炉联产碳化稻壳的装置,有气化(间接燃烧)和直燃两种方式。间接燃烧的稻壳锅炉联产碳化稻壳的方式是:稻壳通过固定床气化炉,生产出可燃气体和碳化稻壳,可燃气体作为锅炉的燃料,这种方式产能很低,效率低下,排出高浓度废水,所以使用效果很差。稻壳直接燃烧联产碳化稻壳,由于技术目标是产出碳化稻壳,流化床燃烧设备和往复炉排燃烧设备皆不适宜使用,所以,现有的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的装置,以链条炉排燃烧设备为主,并发展出很多种形式。
技术含量较低的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的方式是:在常规的链条炉排燃煤锅炉上,改用稻壳为燃料,通过加大床层厚度、加快炉排速度、减少或停止使用炉排风等技术手段,在火床上生产出碳化稻壳。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挥发份燃烧条件很差,效率低下,挥发份裂解产生的碳黑使得锅炉排烟黑度超标;燃料供应量不足,锅炉炉膛的燃烧强度低,煤斗容易自燃,锅炉出力大幅度下降;炉膛非常容易发生爆燃事故,严重威胁运行的安全性;碳化稻壳的含碳量不稳定。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稻壳锅炉联产碳化稻壳的方式是:稻壳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高位喷入炉膛,在炉膛的大空间内组织稻壳的悬浮燃烧并沉降到炉排的火床上,火床和炉膛之间用水冷管组分隔,炉排风室内掺入冷烟以减少火床燃烧的强度。现有的这类稻壳锅炉联产碳化稻壳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系统复杂、造价高昂、火床堆积均匀性差、出渣困难、碳化稻壳的含碳量不稳定等。
本发明针对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低位布置的前置喷燃器,并使用预燃室与后拱的配合,来组织稻壳的悬浮热解、挥发份燃烧和颗粒沉降,同时使用冷烟和蒸汽来精确调节炉排风的含氧量,在实现挥发份充分燃烧的同时,得到含碳量稳定并且含碳量可以精确调节的碳化稻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装置,其完成了稻壳的燃烧和碳化,可以产出含碳量稳定的碳化稻壳,含碳量可以根据下游用户的要求精确调节,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稻壳直燃联产碳化稻壳装置,包括全部结构或部分结构安装于炉膛内的稻壳悬浮热解沉降系统、碳化床系统、配气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悬浮热解沉降系统为完成稻壳进料并热解的工作部,所述配气系统为调节设备炉膛内空气含氧量的工作部,所述碳化床系统为稻壳堆积碳化的工作部,所述控制系统为监测炉膛内温度和空气含氧量且予以调控的工作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纤维
- 下一篇:一种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