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滤清器的超压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6384.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杰;黄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高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0 | 分类号: | F16K15/00;F16K17/04;F01M1/2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超压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压阀结构,特别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超压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油滤清器中的超压阀结构主要由弹簧和阀片组成,使用端面密封方式进行密封,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阀片端面的磨损和变形,容易影响到超压阀的密封性,导致开启压力变大,缩短了机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严重甚至会引起发动机无油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线密封方式来实现机油滤清器内超压阀的密封,使超压阀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磨损而失效,反而会越磨锲合越好则密封性会越好的一种机油滤清器的超压阀结构。
本发明的超压阀结构,主要由超压阀弹簧、超压阀体及滤芯压板组成。其中超压阀体为圆环状,内环口向上翻边,外环口向下翻边,两翻边之间保留出一个环形平面,整个超压阀体的剖面截图为一个阶梯形状。滤芯压板上有一道环状弹簧槽,用于放置超压弹簧,超压阀体的环形平面刚好落在超压弹簧上,超压阀体的上翻边的边沿避上盖的机油入口与上盖相切,下翻边的侧面与滤芯压板上的环状弹簧槽的一侧的壁面相切,此时超压阀体可以阻止未经过滤的机油直接回流到机油出口处,实现了止回阀的功能;当机油系统压力过大时,超压弹簧被向下压缩,超压阀体同步向下,则机油可以通超压阀体下压后的通道从机油出口流出以确保设备有足够的机油进行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示图,其中包括外壳1、滤芯外支架2、外支架定位3、滤芯4、滤芯内支架5、滤芯压板6、上盖7、封口结构8、机油出口9、机油入口10、超压阀体11、超压弹簧12、超压弹簧槽13、热机机油接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机油滤清器的超压阀结构,主要包括有上盖7、超压阀体11、超压弹簧12、滤芯压板6、滤芯外支架2、滤芯内支架5组成。
其中超压阀体11为圆环状,内环口向上翻边,外环口向下翻边,两翻边之间保留出一个环形平面,整个超压阀体11的剖面截图为一个阶梯形状;滤芯压板6中间有一个圆形开口并向下翻边以与滤芯内支架5配套定位,该开口外周还设有一个环形的超压弹簧槽13;滤芯外支架2上设有外凸的外支架定位3,外支架定位3可以是半球形的外凸位,也可以星形或是条状的外凸位,均匀环布于滤芯外支架2的外周上,数量最少是三个;滤芯外支架2和滤芯内支架5由孔板卷制或由网管制成。
首先是滤芯4套于滤芯内支架5外,通过滤芯内支架5套于外壳1底部中间的突台上定位,滤芯外支架2套于滤芯4的外面,滤芯外支架2上设有外凸的外支架定位3并与外壳1内壁相切,以固定滤芯4与外壳1内壁之间的空间。
再将环形的滤芯压板6压置于滤芯内支架5上端,将超压弹簧12放在滤芯压板6上的超压弹簧槽13中,超压阀体11通过其中间的环形平面放在超压弹簧12上端,超压阀体11上翻边与上盖7相切于的机油入口10的内侧边沿上,超压阀体11的下翻边的外周相切于超压弹簧槽13的一侧的内壁上,这样可以确保机油从机油入口10进入后直接进入滤芯外支架2和外壳1之间组成的空间进行过滤,而不会直接进入滤芯内支架5和机油出口9连通的空间内,其中超压阀体11的下翻边与超压弹簧槽13一侧内壁的直径尺寸相同,垂直或倾斜角度相同,这样可以确保两者在超压弹簧12上下压缩的行程内一直保持相切状态。
最后通过封口结构8将上盖7和外壳1封装好,本发明的超压阀结构就已完成在机油滤清器内的安装。工作时,机油系统压力正常,机油从机油入口10进入滤芯外支架2与外壳1内壁组成的空间,通过滤芯4的过滤后进入滤芯内支架5的空间并从机油出口9回流到机器当中;机油系统压力异常超压时,超压弹簧12被下压超压阀体11同步向下打开通道,机油则及时流向机油出口9回流到机器中工作防止机器无油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高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高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数字式三相电的PFM整流电路
- 下一篇:新型醛缩酶和取代α-酮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