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6330.7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夏青;潘松;赵启山;陈立权;张晓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触控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和终端,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控屏是现今被广泛使用的触控传感输入装置,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利用电容式触控屏来完成对目标对象的直接操作。其透光率高、耐磨损、耐温度变化、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电容式触控屏利用电容的变化来确定触控位置,一般是在触控面板上涂覆了一层透明的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电容传感阵列,当手指或者专用手写笔触摸触控面板时,会改变其传感电极间的电容值,再依据触控区域内电容值变化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触摸点的具体方位。
现有的电容触控屏中,用于感应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与用于将感应区域和控制器连接的走线层重叠,然而,这种结构会导致走线层对感应区域造成干扰,导致感应到的触控信号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目的在于降低走线对感应区域造成的干扰,更加准确的感应触控信号。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包括:
导电层,导电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感应区域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互感电容;
导电层上还设有用于将第一电极与终端中的控制器电连接,并且用于将第二电极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走线层,走线层与感应区域不重叠。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控制器和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设置电极用于感应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与用于将感应区域和控制器电连接的走线层不重叠,从而降低了走线层对感应区域造成的干扰,能够更加准确的感应触控信号。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电容式触控装置的正向剖面图;
图2为图1B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装置的侧视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电容式触控装置的正向剖面图,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本发明的电容式触控装置,包括:导电层11和走线层12。导电层11上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区域111,感应区域11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第一电极1111与第二电极之间1112相互绝缘,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之间形成互感电容;
走线层12设置于导电层11上,用于将第一电极1111与终端中的控制器电连接,和将第二电极1112与控制器电连接。走线层12与感应区域111不重叠。
优选地,感应区域111为单层导电层实现。
感应区域111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锑锡(Antinomy Tin Oxide,ATO)或者是氧化锌(Zinc Oxide,ZnO)。
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装置,走线层12与导电层11上设置的感应区域111不重叠,即,走线层12的走线设置在导电层11上的位置绕开感应区域111的电极。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走线层12可以设置于导电层11的上层,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导电层11的下层;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走线层12也可以部分设置于导电层11的上层,部分设置于导电层11的下层。
由于走线层12用于将第一电极1111与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并用于将第二电极1112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其中有电流流过,因此,走线层12与感应区域111设置为不重叠,可减少走线层12对感应区域111上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之间形成的互感电容的干扰,提高感应区域111感应触控信号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导电层11上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之间形成互感电容,当手指或者专用手写笔触碰感应区域111时,将引起触碰点处第一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1112之间的互感电容的变化。终端中的控制器通过驱动第二电极1112,可以感知第一电极1111输出信号的变化,终端中的控制器根据被驱动的电极和信号变化的电极确定触碰点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中的控制器也可以通过驱动第一电极1111,感知第二电极1112输出信号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降解性薄片
- 下一篇:成型用包装材料和电池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