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地震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04753.5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V1/22 | 分类号: | G01V1/22;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地震 信号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信号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地震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主要分采集、处理和解释三大部分,地震数据采集时需要拾取地震信号,地震波初至的拾取广泛应用在表层调查方法和地质构造的探测中,初至的拾取对矿物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观测中,地震事件的检测识别及初至到时拾取是一项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当前出现了一种基于地震波形峭度和偏斜度的检测方法。对于一个有限长度的离散实数序列{xi},其偏斜度S(skewness)和峭度K(kurtosis,又译峰度)定义为:
其中为{xi}序列的平均值,σx为其标准差。
通过地震波形峭度和偏斜度检测地震波到时的方法具有计算稳定强健、实现简单等优点。
但是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地震波形序列{xi},求偏斜度和峭度的时窗长度为M,按照公式(1.1)和(1.2),沿地震波形滑动求取偏斜度和峭度,要调用(N-M)次公式,计算量为O(M·(N-M)),意味着是跟M*(N-M)成正比,这样对于海量的多道连续观测记录,系统的计算效率较低。
因此当前需要一种检测地震信号控制的技术方案在初至自动拾取地震信号时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地震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当前传统的基于地震波形峭度和偏斜度的检测方法存在运算量过大导致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地震信号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波的N个样点的离散序列{xi},当前时窗长度为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充电机
- 下一篇:基于复合电源的高电压系统综合参数在线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