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605.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维;金伟丰;王俊;韦真博;程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蔬菜 行星 栽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钵苗移栽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适于不同品种不同尺寸规格的钵苗高速栽植。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研制和正在使用的移栽机主要有钳夹式、导苗管式、吊篮式、链夹式和挠性圆盘移栽机等。以上各种移栽机一般工作效率为40株/分钟,存在使用辅助人数多,工作效率低,劳动成本较高等缺点,如钳夹式、链夹式移栽机在高速作业的情况下易出现漏苗、缺苗、伤苗等影响栽植质量的问题,且只适用于裸苗移栽,不适宜蔬菜钵苗移栽;导苗管式移栽机在高速作业的情况下对于株距调整不易,漏栽、重栽率较高;吊篮式移栽机结构复杂、喂苗速度低,生产率和栽植质量受人工投苗速度和精度的影响严重,不适于高速作业;挠性圆盘式移栽机在高速作业的情况下其圆盘的寿命较短,仅适用于小钵体、长茎杆的作物,通用性较差。以上这些问题制约了移栽机械在大面积移栽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因此特别需要研制一种栽植质量优良、栽植频率高、通用性强、机具质量可靠、农机农艺结合更加合理的蔬菜钵苗移栽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蔬菜钵苗移栽机的栽植频率和栽植可靠性而提供的一种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栽植频率快,作业效率高,栽植质量优良,结构简单,使用性能稳定可靠,适于不同品种不同尺寸规格的钵苗高速栽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包括机架、轮盘驱动总成、行星齿轮架总成、移植总成;轮盘驱动总成和行星齿轮架总成固定在机架上,轮盘驱动总成和行星齿轮架总成中间设有4组移植总成;
轮盘驱动总成包括链轮、链轮轴、第一支座、驱动轮盘、销轴;链轮轴通过第一支座安装在机架上,链轮轴一端与驱动轮盘固定连接,链轮轴另一端与链轮 固定连接,驱动轮盘边缘均匀设置四根销轴;
行星齿轮架总成包括齿轮架、端盖、第二支座、中心轴、太阳齿轮、中间齿轮轴、中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轮轴;中心轴一端通过第二支座固定在机架上,中心轴和链轮轴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内并保持一定偏心距,太阳齿轮固定在中心轴另一端;齿轮架与端盖均为“十字”形结构,齿轮架与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齿轮架中心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中心轴上,四根行星轮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在齿轮架“十字”结构的四个端部,行星轮轴另一端穿过端盖,行星轮轴中部通过轴承座安装端盖上,行星齿轮固定在行星轮轴上;中间齿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在齿轮架 、端盖 “十字”结构的中心到端部之间,中间齿轮固定在中间齿轮轴上;太阳齿轮、中间齿轮、行星齿轮、齿轮架构成行星轮系;
移植总成包括支承架、左销轴、右销轴、左鸭嘴头、右鸭嘴头、左开启凸轮、右开启凸轮、弹簧、导苗筒、苗筒架、固定杆、滚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盘形凸轮;支承架的一端安装在行星轮轴上,支承架另一端安装在销轴上,苗筒架固定在支承架上,导苗筒安装在苗筒架上;左鸭嘴头和右鸭嘴头均为半锥体状结构,左鸭嘴头固连在左开启凸轮下部,右鸭嘴头固连在右开启凸轮下部,左开启凸轮、右开启凸轮分别通过左销轴、右销轴与支承架铰链连接,左开启凸轮、右开启凸轮两侧下部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左开启凸轮,弹簧另一端连接右开启凸轮,固定杆一端固定在右开启凸轮上,固定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链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在滚轮一侧,滚轮(29)另一侧连接在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支承架铰链连接,盘形凸轮固定支承架内侧的行星轮轴上,滚轮与盘形凸轮相接触。
所述的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的齿数相等。
本发明采用齿轮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利用凸轮驱动连杆开启机构直接开启栽植鸭嘴,传动比稳定、可靠,精确控制移栽过程,栽植株距准确,不易伤苗,保证了栽植质量和成活率,解决了人工移栽过程中的株距不均,移栽效率低等缺点,适于不同品种不同尺寸规格的钵苗高速移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的主视图;
图2是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的俯视图;
图3是蔬菜钵苗行星轮系栽植器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A-A左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右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左剖视图;
图7是图2的D-D前剖视图;
图8是图2的E-E后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