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157.7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张刘琴;关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毛细管 渗滤 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
背景技术
毛细管渗滤沟污水处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污水渗滤处理系统,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小规模污水土地处理工艺,适合于污染源分散的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传统的毛细管渗滤沟虽然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去除,但是装置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氧气不足、土壤层板结和滤料下漏等问题,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和去除率,进而限制了毛细管渗滤沟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氧气充足、土壤层不易板结、滤料不下漏、防止污水直接下漏的稳定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土壤毛细管渗滤水系统的渗滤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的耕作土壤层和位于地下的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渗滤层、隔离层、布水层和防渗层,所述的渗滤层为掺杂有粗砂、泥碳、炉渣的原始土壤构成,布水层设置连通污水的布水管和连通臭氧的臭氧管。
前述的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所述的渗碳层还掺杂微生物或蚯蚓。
前述的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所述的隔离层由可透水的无纺布构成。
前述的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所述的布水层由砾石和粗砂组成。
前述的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所述的防渗层由聚氯乙烯薄膜构成。
本发明以掺杂有粗砂、泥碳、炉渣、微生物、蚯蚓的原始土壤作为渗滤层(即主要的污水处理层),微生物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蚯蚓在土壤中穿梭防止土壤板结;设置于下部的布水层通污水并连通臭氧,布水均匀且臭氧能氧化去除水中污染物,臭氧还原为氧气,防止土壤氧气不足;设置于布水层下方的防渗层防止污水直接下漏;设置于布水层与渗滤层之间的隔离层防止滤料下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其中,1耕作土壤层,2渗滤层,3隔离层,4布水层,5防渗层,6布水管,7臭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系统的渗滤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的耕作土壤层1和位于地下的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渗滤层2、隔离层3、布水层4和防渗层5,所述的渗滤层2为掺杂有粗砂、泥碳、炉渣的原始土壤构成,布水层4设置连通污水的布水管6和连通臭氧的臭氧管7;渗碳层2还掺杂微生物或蚯蚓;隔离层3由可透水的无纺布构成;布水层4由砾石和粗砂组成;防渗层5由聚氯乙烯薄膜构成。
本发明以掺杂有粗砂、泥碳、炉渣、微生物、蚯蚓的原始土壤作为渗滤层2(即主要的污水处理层),微生物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蚯蚓在土壤中穿梭防止土壤板结;设置于下部的布水层4通污水并连通臭氧,布水均匀且臭氧能氧化去除水中污染物,臭氧还原为氧气,防止土壤氧气不足;设置于布水层4下方的防渗层5防止污水直接下漏;设置于布水层4与渗滤层2之间的隔离层3防止滤料下漏。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
- 下一篇:一种豆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