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4066.3 申请日: 2012-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2792872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顾宇书;邢兆凯;韩友志;刘红民;高英旭;于世河;陈罡;刘阳;刘畅;高军;魏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23/04;A01G13/02
代理公司: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代理人: 宋铁军;周智博
地址: 110032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节水 造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辽东山区(系指丹东、抚顺和本溪地区)属长白山植被区系,森林覆被率和森林资源占有量较高,森林蓄积量18113.99万m3,占全省的74.19%,林业用地面积375.27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53.99%,有林地面积342.53万hm2,占辽东山区林业用地面积91.28%。年平均温度5~8℃,无霜期140~160天,年降雨量在760~810mm。 

辽东山地地形复杂,山地因坡度不同,成土过程不同,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差异较大,又因造林期空气湿度小,天旱无雨,栽树浇水因地型复杂,运输不便,基本上采用旱作栽树,常常造林成活率没有保障。传统造林方式多采用打点定穴,统一挖坑,三埋两踩一提苗造林方法,在山区旱作造林,靠自然降水,成活率没有根本性的保证;其原因主要有:在春季干旱无雨情况下(1)挖大坑会引起土壤水分的蒸散,由于挖大坑花费的时间较长,土壤暴露空气中,坑壁和返到地表的土会被风抽干;(2)挖大坑由于地表植被破坏面积较大,会引起地表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3)挖大坑造林花费人力多,会增加造林成本。(4)造林浇水在平原地区可就地解决水源,但造林成本提高,而山地造林大都远离居民区的偏远山区,取水和拉水上山浇树,因没有路,车不能抵达,靠人工肩扛和挑水运力十分有限,不易推广应用。(5)统一先批量化挖坑,然后批量化栽树的植树模式,不但土壤水分蒸发散失快,坑内坑外被风吹拂形成干土,而且,运抵植树坑边的苗子根系直接暴露阳光下,易引起苗木根系失水,不利苗木栽后的返青。(6)在平原绿化区和山区习惯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在研究中发现,这种造林技术在平原采用造林浇水的作业工续,成活率不会受到影响,但在山区没有条件浇水的情况下,土壤经过向上提苗处理,容易因土层薄,栽植浅,不利于苗木成活。综上所述,因山区春季植树浇水不便,植树时期不能利用山地土壤返浆条件,普遍存在造林苗木不切根,卧苗现象很普遍,影响苗木新根的形成和主侧根系的生理性恢复,加之苗木保水措施不好,综合因素影响苗木造林成活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目的是在辽东山区造林中,解决以往的造林方法所存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可将侧根截根至10~15cm长, 2年生苗侧根截至15~20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泥浆中,干土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粘土与水配比为2:1,即称取粘土2份,量取清水1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以上;

(三)、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四)、顶浆造林,苗木进行顶浆造林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进行,植苗时期在4月15日至4月25日,低温时可延后3~5天;

(五)、苗木栽植,栽植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树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25~40cm、深度为25~35cm;

(六)、培土踩实,树苗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木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1.1~1.2g/cm3,粘壤土要达到1.2~1.3 g/cm3,粘土容重达到不小于1.3 g/cm3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黑色地膜。

“(四)”步骤中顶浆造林时要当土壤化冻深达25 cm~35cm时进行。 

“(八)”步骤中所覆地膜为黑地膜,地膜为25cm×25cm~40cm×40cm的方形或Φ25cm~Φ40cm的圆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