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3777.9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伟;李根生;牛继磊;田守嶒;赵振锋;付钢旦;李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模拟 实际 工况 水力 喷射 裂孔 压力 分布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支撑管体,沿轴向具有贯通孔的测试件,所述测试件固定在所述支撑管体内,所述测试件的一端被封闭,另一端设有喷射板,所述喷射板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测试件的贯通孔相对应;一进液管伸入所述支撑管体内,其前端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射板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测试件的外部沿轴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连接测压装置的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以检测所述贯通孔内的轴向压力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体的一端内设有第一出液端件,所述第一出液端件套设在所述进液管上,其一端顶抵于所述喷射板和测试件,另一端顶抵于旋合于所述支撑管体上的第一压帽;所述第一出液端件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管的外径,构成回流环空,所述回流环空与第一出液阀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端件的内壁凸设有与所述进液管相密封的支撑部,且所述第一出液端件靠近所述喷射板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管的外径,构成所述回流环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端件靠近所述喷射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内设有能连接测压装置的测压接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帽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压帽构成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进液管能够调整所述喷嘴与喷射板之间的距离,以调整所述喷嘴的喷距;且所述进液管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所调整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喷距能在0-70mm范围内连续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体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出液端件,所述第二出液端件的一端顶抵于所述测试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出液端件朝向所述测试件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一凹槽,其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测压孔,一测压帽设置在该凹槽内,所述测压孔内设有尾部测压接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端件上还设有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的流道,第二出液阀与所述流道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体沿轴向开设有长槽,所述测压接头设置在所述长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由多个依次排列的短接构成,各所述短接之间相互密封,每个所述短接的中部具有孔眼,且各孔眼的直径不同,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短接的所述孔眼构成所述贯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形状与所模拟的实际地层水力射孔孔眼形状相近。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短接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孔眼相连通的测压孔,所述测压接头能设置在所述测压孔内。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模拟实际工况水力喷射压裂孔内压力分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为圆柱体,其一端为嵌入端,另一端为扣合端,所述扣合端形成与所述嵌入端形状、尺寸相合的内凹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短接的嵌入端与扣合端相互嵌合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7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移动站
- 下一篇:散装胶凝材料并联卸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