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3214.X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军;李清泉;肖进胜;朱神添;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传感器 交通 信息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车辆利用车载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进行周围环境感知,通过对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本车所在环境诸如所在车道、道路范围、障碍物位置等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进行规划,得出本车下一时刻要进行的动作,如前进,换道,停止等,同时对车辆状态进行调整,如加速、减速等。无人驾驶车辆的行驶策略、安全性等除了自身因素起作用外,很大程度由车载传感器对环境感知所得的信息决定。车载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内容主要包括:无人驾驶车辆可通行区域的范围、障碍物位置、动目标的识别等。车载传感器的环境感知是无人驾驶车平台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其作用相当于无人车的“眼睛”,能给无人驾驶车辆提供安全保障。
现有技术中,对道路信息的提取,基本采用路侧固定装置,如激光测速仪等,该方法将传感器固定在道路边,受位置约束,不适于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移动场景的环境感知。在无人驾驶平台上,SICK单线激光雷达由于其价格的合理,数据获取速度快(能达到75Hz)的原因,被一些无人驾驶车辆平台使用,但由于其为单线雷达,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环境信息,难以准确感知周围大范围内的环境状况,是无人驾驶平台发展的一个瓶颈,要想得到足够大的信息量,则需要安装数个雷达,或者同时使用其他传感器。然而数据的同步性、各传感器之间的信息融合策略的选择困难都是难以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基于激光传感器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能实时提供准确、有效的道路环境信息,实现了对无人车周围场景的实时感知,为无人驾驶车辆行驶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激光传感器获取激光传感器周围场景的激光点云;
S2、基于激光点云,构建激光传感器周围场景的障碍物地图;
S3、基于障碍物地图进行障碍物目标点云分割,获得候选动目标点云;
S4、对候选动目标点云进行动目标识别,该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提取候选动目标点云的特征,所述的候选动目标点云特征为点特征直方图或快速点特征直方图;
S4-2利用SVM分类器、根据提取的候选动目标点云特征将候选动目标点云分为行人、车辆或其他,从而实现候选动目标点云的动目标识别。
上述的激光传感器为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述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为激光雷达。
上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建立空间坐标系;
S2-2解算激光点云到所建立的空间坐标系;
S2-3将激光点云投影到预先设计的地面网格地图;
S2-4根据地面网格地图中各网格内所有激光点在高度上的方差,对所有网格逐一进行障碍物网格识别;
S2-5根据障碍物网格识别结果构建障碍物地图。
上述步骤S3具体为:
对障碍物地图上的每一障碍物网格gi逐一执行以下步骤:
S3-1标识障碍物网格gi;
S3-2搜索障碍物网格gi邻域内的其他网格,并判断搜索到的其他网格是否为障碍物网格,若搜索到的其他网格均不为障碍物网格,则结束搜索,此时,障碍物网格gi及对障碍物网格gi搜索出的所有障碍物网格即为一个候选动目标点云;否则,执行步骤S3-3;
S3-3判断搜索到的障碍物网格是否被标识,若搜索到的障碍物网格均被标识,则结束搜索;否则,执行步骤S3-4;
S3-4对未被标识的障碍物网格进行标识,并对未标识的障碍物网格分别执行步骤S3-2。
在步骤S3和S4之间还有以下步骤:
对候选动目标点云进行筛选,仅保留尺寸符合以下条件的候选动目标点云:
0.2m<l<3.0m
0.5m<w<1.8m
0.8m<h<2.0m
其中,l为候选动目标点云的长度,w为候选动目标点云的宽度,h为候选动目标点云的高度。
在步骤S4-1前还可以对候选动目标点云进行滤波处理,以保证提取效果,所述的滤波处理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