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955.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安树青;程晓莉;窦晓琳;蔡颖;任丽君;周恒杰;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树青;程晓莉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渗滤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净化或对富营养化湖泊和河流水体的治理。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人均需水量和总需水量不断增加,城市污水总排放量也随之相应逐年增加。2004 年我国污水排放量达 482.4×108m3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221.1×108m3,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61.3×108m3,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为主的控制,逐渐转变到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的控制。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050×108m3,其中村镇污水排放量可达 270×108m3。然而,我国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很低,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水库和湖泊,导致河流发黑发臭,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饮用水安全遭到严重的破坏。
目前,城镇生活污水二级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很多,最早应用的是普通活性污泥法,之后人们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在工艺方面进行了改革,发展出了其他工艺,如 SBR 法、UNITAN 法、氧化沟法、AB 法、A/O 法、A/A/O 法等。生物膜法的类型也很多,主要有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法等。这些处理方法在处理生活污水时,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2、操作复杂,难以管理。
3、产生大量的污泥,给环境重新造成潜在的危害。
4、传统的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 SS 和 COD 等,但是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率较低(30%-50%),经处理后的出水排入自然水体将引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从改善生态环境而论,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只能减轻污染,不能彻底消除污染,也不能使污水完全资源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开发经济、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另一方面也要采用适当的措施和技术处理受污染河水,在短时间内恢复河流、湖库正常生态、景观、饮用水供应等功能。
生态渗滤岛系统是最新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三个水质净化系统(初级渗滤系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以及河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彼此相辅相成,打破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能够有效且快速的净化水质,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水,恢复河道环境与景观,从而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本方法提高了水质净污效率,有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河道水质进行生态恢复。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处理湖泊的入口设置初级渗滤装置,初级渗滤装置包括竹质网箱,竹质网箱内填充有基质,竹质网箱外包裹有透水布,基质包括砂石、砾石和沸石;
步骤2、在待处理湖泊中放置第一渗滤岛,首先从湖底填充第二基底层至水面,然后在第二基底层上依次设置第一砾石层、第一煤渣层、第一透水布层、第一基底层、第一土壤层和第一砂土层;
步骤3、在待处理湖泊中放置第二渗滤岛,首先从湖底填充第四基底层至水面,然后在第四基底层上依次设置第二砾石层、第二煤渣层、第二透水布层、第三基底层和第二土壤层。
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处理湖泊的湖岸的洪水位以上区域设置景观区;在待处理湖泊的湖岸的洪水位以下且常水位以上区域设置有护坡植被净化带;在待处理湖泊的湖岸的常水位以下区域设置有水生植被净化带。
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的第二基底层和第四基底层位于水面下的坡面上放置生态袋,在所述的第一渗滤岛和第二渗滤岛位于水面上的坡面上放置生态护坡格,生态护坡格内设置有土壤层和基质层。
一种生态渗滤处理方法,所述的第一砂土层的厚度为50cm,第一土壤层的厚度为30cm,第一煤渣层的厚度为20cm,第一煤渣层中的煤渣粒径为0.8~1.2mm,第一砾石层的厚度为25cm,第一砾石层中的砾石的粒径为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树青;程晓莉,未经安树青;程晓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