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楼应急索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458.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琪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应急 索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口高速增长和社会统一规划地发展,人类急速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娱乐设施场所往往与高层建筑密切相关。然而这也为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遇有火灾、地震等情形如何能够安全逃生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许多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但是它们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点。例如,现有技术中大部分仿高楼下降缓降器,大多采用纤维编织绳索作为下滑用承重载体,其缺点是同样尺寸条件下,如体积相同、粗细等情况,则承重负荷小,不耐高温无法安全穿越火墙,且不耐磨碰磨遇有尖利物体容易磨损等情况。有些现有技术虽采用钢丝索作下降导索,但由于设计缺陷和钢丝索结构设计瓶颈而采用缠绕结构,此结构因受缠绕运动的限制不可达到快速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效果,因而限制了运动速度的可控范围,阻碍了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发挥。
现有技术大部分设计理念是只注重减速缓降,而其装置不能达到一个可控瞬间的快速运动,以应对突发或正在的经过处的高温区,容易在逃生的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逃生装置基本都需要逃生者双手抓扶以辅助逃生,比如人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往往双手先抓握墙沿,栏杆等边缘物件,不能只用单手抓握,换句话说必要时也不能随即或随时放开双手。
现有技术中,大多受用索、结构和有限体积的限制下,一直缓降器只有唯一的一套可控机构。但在特发事件与情况下,如碰撞等,就有可能损伤或磨损其中个别或一些零件,就会影响其功能,甚至完全失效。设备就无保障与后备力量,容易在逃生过程中产生意外。
现有技术大部分由于受用索和设计构造限制,只能一组缓降器一次仅供一个人使用,即负重轻、体积大,而不能达到一组人同时使用的快速逃生效果。存在空间或固定位置积压的阻塞缺陷,造成撤离隐患。
现有技术有些受设计构造的限制,配备有挂钩或固定场所。这就造成了这些设备的使用局限性,造成只能再有挂钩的位置或固定的地点使用,而不能随时随机转移使用。而险情发生的地点、场所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此该逃生设备的使用就存在着地点的局限性。
现有技术有些在操作上没有迫向性或准一性,需多次培训和练习,如伞降式,和相似探险用下滑缓降装置,都需多次或经常练习,因为事实验证有时专业人员也会出错。所以,这些现有设计繁复,使用方法不容易被掌握,使用过程中会因操作不当、或者操作失误而引发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轻便易于储藏和携带、操作简单的高楼应急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楼应急索道,一种高楼应急索道,其包括外壳板、钢索16,左固定侧板36、右固定侧板37,左导轮38、右导轮40,两个可压紧钢索16第一偏心滚轮15、第二偏心滚轮17,第二偏心滚轮17固定在所述左、右内壳侧板36、37上,第一偏心滚轮15固定连接在第一、二活动拉板11、12上,该第一、二活动拉板11、12底端通过轴13固定,上端部轴10通过连接夹板9活动连接第一、二长形拉板6、7,该第一、二长形拉板6、7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轮4活动连接,第一驱动轮4通过预拉簧2预拉紧。
锁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轮4同轴锁紧的第一级轮20,在所述第一级轮20下方有一可钩放控制第一级轮20的第一离合单级齿21,第一离合单级齿21底部连接复位离合的扭簧23,第一离合单级齿21通过连接轴24与第一拉杆25活动连接;
一对回旋弹压滚轮,第一同心滚轮48通过轴49穿过第一、二两夹板45、46与所述的左、右内壳侧板36、37连接,第一、二夹板45、46的轴44连接扭簧43,扭簧固定挡销42、47可预压紧第一同心滚轮48,所述轴49可在左、右内壳侧板36、37上的侧板弧形孔50、51中上下移动,第二同心滚轮52通过活动滚轮轴59与第三、四夹板55、56固定连接,第三、四夹板55、56通过通轴54与左、右侧板36、37相连,所述轴59可在侧板弧形孔60、61内上下移动,所述轴59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三拉杆62、63上的长键孔内,所述轴59位于长键孔的中上部,以及用于操作拉杆的操控装置。
所述第三同心滚轮65固定,与之相对的回旋弹压第四同心滚轮73一端通过活动滚轮轴74与第五、六夹板71、72活动连接,第五、六夹板71、72的另一端通过轴70连接扭簧67,该活动滚轮轴74两端与第四、五拉杆78、7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琪,未经孙玉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边裂定位方法
- 下一篇:促造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