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锤消除器的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827.X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永祥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锤消除器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水锤消除器也称水锤吸纳器,广泛应用于石化、造纸、采矿、液化气、食品、医药、给排水、市政设施、机械设备、电子工业和城乡建筑等领域,起到防止管道乃至建筑物遭受水锤破坏的作用。
如业界所知,水或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由于阀门的突然开启或关闭、水泵突然停止工作、骤然启闭导叶等原因,使流速发生突然改变,同时压强产生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现象通常称为水击,即水锤效应。
由于水锤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中正常工作压强的数十乃至数百倍,因而会导致管道系统强烈振动,轻则对阀门接头造成破坏,严重时损及管道乃至损及用于支承管道支架等。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水锤消除器的报道,如授权公告号CN2332869Y推荐的“一种管内水锤消除器”,其是在L形或<形的水管弯头的转角处设一向外开口,在该开口处依次设置一膜片和用于对膜片保护的膜片护网,而后用一底盖将开口封闭。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够体现说明书第1页倒数第3行至第2页第1行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着难以付诸实际使用的欠缺,因为在L形或<形的水管弯头上开口较为麻烦,并且自身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又如CN2341007Y提供的“活塞式气囊水锤吸纳器”和CN201696734U介绍的“一种水锤吸纳器”,等等。
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三项专利中,后两项专利相对于前一项而言具有结构简单的长处,并且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地与管路配接。
已有技术中,包括前述的CN2341007Y和CN201696734U在内的水锤消除器的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包括具有一缸体腔11的一缸体1,该缸体1的一端构成为封闭端,而另一端构成开口端;一活塞2,该活塞2置入于缸体腔11内并且位于所述开口端的端口部位,活塞2的外壁上的密封圈21与缸体腔11的腔壁密封配合;一连接头3,该连接头3与缸体1的外壁固定,并且同样对应于所述的开口端,藉由该连接头3与供水管路配接,并且对活塞2的末端限位。
依据公知的常识,在缸体腔11内存在超过或称大于自然标准大气压的初始压力,于是在正常情况下当水流压力低于缸体腔11内的压力时,则活塞2不会产生运动,水锤消除器对管路不产生作用(影响),管路内的水(液体)正常流动。然而当管路水流压力大于缸体腔11内的压力时,水流压力通过活塞2朝着背离连接头3的方向位移,即朝着缸体1的封闭端的方向位移,从而对水击波的瞬间压力提供有效的缓冲,使管路内压力得到调节,以避免损及管路。
上述结构虽有简而不繁之长,但客观上存在装配难度大之短,因为,为了使缸体腔内形成一个大于标准大气压力的初始压力,也就是说必须确保缸体腔内一定的初始气体压力,因而无法将活塞在常压下安装到缸体的缸体腔内,而是在超过自然标准大气压的压力容器中实施装配。于是,这种装配方法需要投入大型的压力舱和全自动的封口设备(封口设备用于将连接头固定于缸体的开口端端部),又,由于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操作者无法并且不允许进入压力舱,因而产生以下不足:其一,生产厂商对设备的投资大,进而导致水锤消除器的市售成本增大;其二,装配工艺复杂并且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制造效率。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并且在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常压下将活塞设置到缸体腔内并且使缸体腔形成大于自然标准大气压的初始压力而藉以避免生产厂商增加设备投资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有利于简化装配工艺而藉以提高制造效率的水锤消除器的装配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水锤消除器的装配方法,所述的水锤消除器包括一端构成为封闭端而另一端构成为开口端的并且具有一缸体腔的一缸体、设置在缸体腔内的位于所述开口端的并且在外壁具有密封圈的活塞和固定在缸体上的并且对应于开口端的连接头,所述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备一过渡装置,选取外径及内径均与所述缸体的外径及内径相一致的充气套筒作为过渡装置,将该充气套筒朝向缸体的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置入到所述的连接头内,并且使充气套筒朝向开口端的一端端面与开口端的端面彼此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永祥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永祥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智能电子钟的户外太阳能旅行手电筒
- 下一篇:电源检修用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