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装配车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669.8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祝世兴;王朔;方山;杨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航空器 后缘 襟翼 装配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涉及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滑架组件的装配,尤其是一种大型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装配车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民用飞机的后缘襟翼有内侧后缘襟翼和外侧后缘襟翼两种,每种后缘襟翼上都要装配两个后缘襟翼芯轴滑架组件连接着主襟翼,并且通过它的转向架组件上的轴承骑在襟翼滑轨上,主襟翼支撑着后缘襟翼并引导着后缘襟翼在襟翼滑轨上滑动。在对大型民用客机进行大修时需要将芯轴滑架组件从后缘襟翼上拆下,以实现对滑架组件以及后缘襟翼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之后再将芯轴连同滑架组件重新装配到后缘襟翼上。通过在企业维修一线观察波音飞机发现,在将芯轴滑架组件与后缘襟翼装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装配时间长、重复性装配次数多、人力资源消耗较大以及损伤装配零件等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通用做法是维修人员在机库内用皮带将芯轴滑架组件绑紧,然后使用通用吊架或者天吊挂住皮带的一端吊起芯轴滑架组件,通过人力来控制芯轴滑架组件的高度、角度和进给方向与后缘襟翼进行装配,但是这种做法在装配定位过程中需要多人同时进行安装,并且需要借助的天吊在机库的很多区域不能覆盖,因此装配过程对人力的需求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与芯轴轴部配合的后襟翼安装孔是个万向轴承孔,具有绕三个坐标轴旋转的自由度,在装配时,芯轴的轴线与安装孔同心定位比较困难,且在没有准确定位引导装置的情况下就将芯轴向安装孔施力,容易造成芯轴与装配孔卡死,损伤零部件。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后缘襟翼芯轴滑架组件的装配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型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装配车及其安装方法,该装配车能够准确快速定位,灵活可靠地调整进给方向,使用简单、通用性强,可减少装配过程中的人力浪费,提高装配中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降低装配中零件的损坏概率,提高装配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型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装配车,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高度调节架、固定平台、导轨架、移动平台、支撑架,所述底座下端面安装有行走车轮,该底座上端面横向对称安装一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上横向安装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横向铰装连接一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上滑动连接一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固装一支撑架;
所述固定平台的一端纵向铰装一异形螺母,该异形螺母与一螺杆啮合连接,所述螺杆一端横向嵌装在导轨架一端纵向铰装连接一双向接头的盲孔内,另一端纵向固装一手柄。
而且,所述底座左侧纵向固装一对横移液压缸,所述横移液压缸的液压杆端分别与一支撑臂的一端铰装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制有一U形槽,所述支撑臂的U形槽端部横向啮合安装一穿过U型槽的锁定螺栓,所述支撑臂横向中部与固定平台侧面的支撑臂轴铰装连接。
而且,所述两高度调节架左下端两支点之间纵向固装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铰装连接高度液压缸,该高度液压缸的液压杆端与两高度调节架之间固装的高度连接轴连接。
而且,所述移动平台内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导轨副,所述导轨副与导轨架两侧固装的导轨嵌装连接,移动平台通过导轨副在导轨架上横向滑动。
一种大型航空器后缘襟翼芯轴装配车的安装方法,步骤是:
步骤一,将后缘襟翼芯轴及滑架组件固装在装配车的支撑架上,将两对称的定位套同轴套装在芯轴上并将其固定,移动装配车;
步骤二,调整高度调节架将芯轴滑架组件调整到需要的高度,支撑臂转动至水平位置,固装在固定平台侧面的定位轴刚好落入与其对应的支撑臂的U形槽内,锁紧锁定螺栓,装配车高度已调节完毕;
步骤三,转动固装在螺杆一端的手柄,使螺杆向双向接头方向移动,带动导轨架围绕导轨架铰轴向上翘起,调整芯轴滑架组件的角度使其对准内侧后缘襟翼安装孔,装配车进给角度已调节完毕;
步骤四,移动平台在导轨架上横向位移,并将芯轴缓慢移送至内侧后缘襟翼安装孔内,最终将芯轴与后缘襟翼固定牢固;
步骤五,打开内侧后缘襟翼上蒙皮口盖,取出定位套,移走装配车。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对芯轴的锥形部位定位、对芯轴的主体部分支撑以及对芯轴的进给方向控制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装配中对人力的需求,降低装配时间,大大提高装配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装配工作质量,保证了装配后零部件的表面精度,避免了由传统装配带来的零件损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