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板真空室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634.4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玮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造板材真空压制成型的压板真空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人造板材真空压制成型的压板设备,板材压制过程是在真空室内的真空环境中进行的,真空室是用于抽真空的密闭腔体。专利申请号:201020511763.X公开的“人造石板压机”,真空室是由真空框与压头和底座形成的密闭腔体。压头和真空框位于底座上方,压头设置在真空框内,压头和真空框分别设置有升降缸和导向柱,以实现垂直升降及保持压头与真空框之间的相对间隙,压头设置有振动电机,真空框连接有真空泵。工作过程,真空框降下,将板材坯料和模具罩闭在底座上,形成密闭腔体,真空泵将密闭腔体内抽真空,振动电机带动压头起振,对处于真空环境中的板材坯料振动压实,同时压头增压缸对压头施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真空框将压头框在中间,为防止抽真空时大气压力将真空框压变形而卡住压头,通常将真空框设计得很厚实,增加了重量;为保持抽真空时密封性,真空框与压头及底座之间设置有多层密封,相配合的精度要求较高,增大了加工难度;真空框需设置升降缸和导向柱,增多了配件;压机振动时真空框随之振动,易振坏升降缸、导向柱及密封配件,造成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增加,生产率下降,真空框的振动对坯料压实无益,还会消耗能量,增大噪音。
专利申请号:201010257118.4公开的“压制设备”,包括真空室及加压机构,真空室为独立的箱形结构,内部包含加压伸缩杆和装有振动电机的压头体,压头体和振动电机整体置于真空室内,工作时为了散热,设有换气机构。该技术方案,振动电机散热系统结构复杂,内部构件维修困难;压头体整体封闭在箱形真空室内,坯料要送入至压头体下方进行压实,压实后的坯料要送出,须在真空室侧壁上设置出入口及频繁启闭的密封闸门,机构复杂;真空室内容积很大,增加了压制板材时抽真空的时间,增加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效率;真空室外表面积很大,抽真空时承受的大气压力相应增大,为抵抗大气压力,须将真空室设计得很厚实,增加了设备重量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积小的用于人造板材真空压制成型的压板真空室,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板真空室,包括压头、底座,压头位于底座上方,压头可相对于底座升降,所述压头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设于压头下方周边,压头降下时,密封圈内侧与所述压头和底座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坯料及模具被罩闭在密闭腔体中,所述的密闭腔体设置有抽真空管,抽真空管由外界连通至密闭腔体。
所述密封圈是气囊式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压头下方周边。
所述密封圈是充气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是双层组合密封圈。
所述底座上设有坯料输送皮带。
所述压头上设有由外界连通至所述的密闭腔体的抽真空管。
所述压头联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支撑安装在底座上,升降装置由升降缸、加压弹簧、拉杆组成,升降缸与拉杆连接,拉杆与加压弹簧相联。
所述升降缸为气缸或液压油缸。
所述压头联接的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底座上表面垂直安装,压头沿导向柱轴向升降。
所述压头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为振动电机,或为由外部电机带动的机械振子,或为气动振动器。
压板真空室是板材真空压制成型过程中用于抽真空的密闭腔体,本发明压板真空室工作过程为:升降装置动作使压头降下时,设置在压头下方的密封圈与压头配合将板材坯料及模具罩闭于底座上,形成密闭腔体,通过与外界连通的抽真空管将密闭腔体内抽真空,振动器起振,压头对处在真空环境中的坯料振动压实。振动压实过程中升降缸通过拉杆压缩加压弹簧对压头加压。
本发明压板真空室的有益效果是:设在压头和底座之间的密封圈,具有密封、承压、缓冲与减振、吸音与隔音等多种功能;减少了密闭腔体容积,有利于缩短抽真空的时间、减少能耗、提高生产率,有利于提高真空度以改善压板的产品质量;主体钢结构仅为压头和底座两大构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减少了振动噪音。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制造成本高、能耗高、振动噪音大、生产率低、维修频繁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板真空室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压板真空室实施例安装有导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玮,未经唐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塑料自动成型机的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材物理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