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01546.4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底浩;石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勤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企业的人事部门在管理员工的出勤状态时会使用一套管理公司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等相关情况的管理系统,即考勤系统。最初的考勤系统是通过在纸质的考勤表格上签字来完成的,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统计考勤数据时容易出错。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考勤系统。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考勤系统通常由:射频标签、读卡器和天线组成。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实际上就是读卡器与射频标签之间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短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射频标签中储存有一定的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信息的电子数据,工作时,读卡器发射出用于激活电子标签的无线电波,被激活后的电子标签发射出载有目标识别信息的无线电波,由读卡器提取所需的信息,并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由于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通过在公司的出入口安装射频读卡器,员工通过手持烧录了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射频标签卡在读卡器附近进行刷卡来完成上下班时间的登记,对于员工人数较多的企业,上下班时间经常出现排队打卡的现象,导致效率比较低,员工容易对于排队打卡记录考勤的措施产生反感。并且,企业需要专门安装一整套考勤系统,即需要单独购买射频标签卡和读卡器,记录考勤的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考勤系统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系统,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和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所述AP所在的无线局域网WLAN或断开与所述WLAN的连接;
所述AP,用于在所述终端接入所述AP所在的WLAN或断开与所述WLAN的连接时,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信息,并记录所述终端每天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根据所述终端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对持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进行考勤统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方法,包括: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在终端接入所述AP所在的无线局域网WLAN或断开与所述WLAN的连接时,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信息,并记录所述终端每天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
根据所述终端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对持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进行考勤统计。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在终端接入AP所在的WLAN或断开与WLAN的连接时,获取终端的用户信息,并记录终端每天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根据终端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对持有终端的用户进行考勤统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省去了打卡机和射频标签卡等装置,节省了成本。并且,由于能够支持多个终端同时接入AP,相对于现有的打卡机,不会出现员工上下班时间排队打卡的现象,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考勤系统对员工上班的考勤统计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考勤系统对员工下班的考勤统计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系统及考勤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Access Point)和至少一个终端;
该终端,用于接入AP所在的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或断开与WLAN的连接;
该AP,用于在终端接入AP所在的WLAN或断开与WLAN的连接时,获取终端的用户信息,并记录终端每天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根据终端的首次登录时刻或末次离线时刻,对持有终端的用户进行考勤统计。
其中,在具体实施时,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能够无线上网的终端。
较佳地,还可以在与AP连接的计算机中,或者在AP中加入一个集成处理芯片和一个存储芯片,用于完成考勤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以及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音响系统及其火警监测方法
- 下一篇:智能电视卖场信息推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