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084.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an 总线 网络 节点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利用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器件和基于CPU的处理器实现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CAN总线具有卓越的性能,极高的可靠性,成熟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机载设备中作为模块控制总线。现有技术CAN通信节点设计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一、采用带CAN接口功能单片机实现CAN网络节点。
二、采用单片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加CAN总线控制器芯片实现CAN网络节点,常用的总线控制器芯片有SJA1000,MCP2515等。
三、在FPGA上采用CAN总线软核实现CAN总线控制器,用硬件设计语言编写逻辑代码对软核进行控制实现CAN网络节点。
四、在FPGA上采用CAN总线的软核实现CAN总线控制器,采用FPGA中嵌入CPU,比如:Nios,MicroBlaze等,用FPGA中嵌入的CPU对CAN总线的软核进行控制实现CAN网络节点。
在机载设备模块中采用CAN作为控制总线,大多数机载设备模块中有FPGA,PowerPC,DSP等处理器,这些处理器通常不具有CAN接口功能。采用方案一需要增加单片机芯片;采用方案二需要额外增加总线控制器芯片;方案三不需要额外增加芯片,但是在FPGA中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控制软核的方法设计复杂,并且修改不灵活。方案四具有方案三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嵌入一个CPU,多耗用了逻辑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功耗和设计复杂度。方案一、二需要增加芯片因此增加了体积,功耗,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逻辑资源占用少,设计灵活,且不需要CAN总线控制器芯片,不在FPGA中嵌入处理器的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FPGA)中采用软核总线相连软核驱动器4和CAN软核控制器,软核驱动器4通过处理器总线连接设置有对CAN总线软核进行控制的CAN驱动软件处理器,在CAN软核控制器端与CAN总线之间相连一个完成单端信号到CAN接口的CAN接口芯片;FPGA中的CAN软核控制器输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通过反向器,送入其后连接的处理器中断管脚,软核驱动器4将CAN驱动软件处理器输出的第31到8位信号和CAN驱动软件处理器输出的片选信号,组合产生的软核片选信号送入CAN软核控制器,软核驱动器(4)将处理器总线接口转换为软核总线接口,再通过CAN软核控制器实现CAN总线网络节点的CAN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机载设备中已有的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5和处理器实现CAN总线,不需要单独CAN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相对于在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中嵌入CAN软核控制器,采用硬件设计语言编写逻辑代码对CAN软核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CAN总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具有设计灵活的优势;相比于采用在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5中嵌入CAN软核控制器和嵌入处理器的方案,减少了嵌入的处理器,因此减少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5中的逻辑资源开销,同时也降低了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法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图1 CAN软核控制器的接口示意图。
图3是图1软核驱动器4的电路图。
图4是图1CAN软核控制器连接图。
图5是图1CAN驱动软件处理器中CAN驱动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