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197.4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粤荣;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粤荣;陈方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9;C10L1/185;C10L1/24;C10L1/182;C10L1/26;C10L1/16;C10L1/23;C10L1/223;C10L1/04;C10L1/224;C10L1/30;C10L1/197;C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310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柴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基于100重量份的生物柴油,包括:
甲醇基燃料27~96重量份;
常规柴油0~70重量份;
添加剂2~8重量份;
所述甲醇基燃料为甲醇和油酸的混合物,或者甲醇和甲醇改性复合体的混合物,或者甲醇改性复合体;
所述甲醇改性复合体,至少包含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与醇缩合而成的醚类以及甲醇与酸缩合而成的酯类;
所述的添加剂其具有如下的组成,基于100重量份的添加剂,包括:
乳化剂15~25重量份;
pH值缓冲剂20~33重量份;
磷酸三甲酚酯8~12重量份;
硝酸异辛酯4~8重量份;
助乳化分散剂0.7~3重量份;
抗氧剂0.35~2重量份;
异丁醇18~30重量份;
有机溶剂13~20重量份;
所述pH值缓冲剂为石油磺酸钠和石油磺酸钡的复配混合物,其中石油磺酸钠占10~25重量份,石油磺酸钡占5~15重量份,复配混合物的重量不低于20重量份、不超过33重量份;
所述有机溶剂至少包括以下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芳烃类溶剂、酮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司盘系列乳化剂与吐温系列乳化剂的复配混合物,或者司盘系列乳化剂与OP-10乳化剂的复配混合物,其中司盘系列乳化剂占10~20重量份,吐温系列或OP-10乳化剂占5~10重量份,且复配混合物的重量不超过2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司盘系列乳化剂与吐温系列乳化剂,或司盘系列乳化剂与OP-10乳化剂的重量比均为2.5: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至少包括以下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甲苯、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碳酸二甲酯,且异丁醇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乳化分散剂,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丁二酸酯、聚烯烃丁二酸多羟基醇酯和聚异丁烯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抗氧剂,至少包括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胺型抗氧剂、酚型抗氧剂、酚胺型抗氧剂、硫磷型抗氧抗腐蚀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苯三唑类化合物和噻二唑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当甲醇基燃料为甲醇和甲醇改性复合体的混合物,或者为甲醇和油酸的混合物时,甲醇在混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10~90%。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抗氧剂在有机溶剂中完全溶解后,与硝酸异辛酯充分混合制备成第一类组分;
(2)将pH值缓冲剂中的两组分、磷酸三甲酚酯和助乳化分散剂混合,然后在不断搅拌中加热至pH值缓冲剂完全溶解后停止,在持续搅拌中冷却至<40℃后,将异丁醇加入充分搅拌均匀,制备成第二类组分;
(3)将乳化剂中的两种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类组分;
(4)将第一类组分与第二类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第三类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添加剂;
(5)将添加剂加入到甲醇基燃料中,通过加入石油磺酸钠或石油磺酸钡使其酸度小于7mg KOH/100mL,得到生物柴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柴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醇基燃料为甲醇和油酸的混合物,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甲醇与油酸混合均匀,并加入占油酸重量比0.5~3%的助聚剂助混聚,然后去除助聚剂和脱水得到第一类组分,所述的助聚剂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均相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酶催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或混合方法包括旋转式搅拌、周期性或切角随机的剪切式搅拌、磁激共振混合以及外加反应压力混合,且当使用加反应压力混合时,反应压力不超过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粤荣;陈方,未经刘粤荣;陈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1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肽LHRH拮抗剂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
- 下一篇:一种智能调度电梯及其待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