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0194.0 申请日: 2012-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2742578A 公开(公告)日: 2012-10-24
发明(设计)人: 甘波;张宏敏;郭少波;孙志明;杜玉标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78 分类号: A01N43/78;A01N37/50;A01P3/00
代理公司: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代理人: 刘凌峰
地址: 330000***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噻呋酰胺 肟菌酯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噻呋酰胺,商品名满穗,通用名称thifluzamide。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由于含氟,其在生化过程中其竞争力很强,一旦与底物或酶结合就不易恢复。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肟菌酯,英文名称 Trifloxystrobin,中文别名:肟草酯;(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三氟敏;肟草酯;肟菌脂; 三氟敏;原药含量:95% ,肟菌酯类广谱杀菌剂是从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作为杀菌剂先导化合物成功地开发的一类新的含氟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 活性 、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除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有良好的活性。对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对环境安全。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水稻纹枯病多年来一直采用井冈霉素进行防治,但长时间使用后,防治效果有所下降,而采用含有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水稻纹枯病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减少用药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下列重量原料百分比组成:噻呋酰胺1~50%、肟菌酯1%~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6%、有机硅0.1%-0.2%、白炭黑1%-2%、乙二醇4%-6%、苯甲酸钠0.1%-0.2%、黄原胶0.3%-5%、聚丙烯羧酸钠0.6%-1%;其余为水。

所述该组合物中噻呋酰胺与肟菌酯的重量比优选为50∶1至1∶50,更优选为30∶1至1∶30,最优选20∶1至20∶1。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将噻呋酰胺与肟菌酯复配在一起,两者药效相互补充,扩大杀菌种类的同时,增强了杀菌效果,使用量小,对环境友好,防治率高,并且比单独使用噻呋酰胺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下列重量原料百分比组成:噻呋酰胺1克、肟菌酯5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克、有机硅0.2克、白炭黑2克、乙二醇6克、苯甲酸钠0.2克、黄原胶5克、聚丙烯羧酸钠1克;其余为水。

实施例2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由下列重量原料组成:噻呋酰胺50克、肟菌酯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克、有机硅0.1克、白炭黑1克、乙二醇4克、苯甲酸钠0.1克、黄原胶0.3克、聚丙烯羧酸钠0.6克;其余为水。

实施例3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由下列重量原料组成:噻呋酰胺25克、肟菌酯25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克、有机硅0.15克、白炭黑1.5克、乙二醇5克、苯甲酸钠0.15克、黄原胶3克、聚丙烯羧酸钠0.8克;其余为水。

将制备好的该杀菌组合物运用在水稻上,防治对象为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使用方法;喷雾;制剂用量:18.9、26.4、33.9克/亩,药后3天稻瘟病的防效为81.34%、82.59%、88.65%,药后7天的防效为85.27%、88.78%、91.57%,药后14天的防效为91.04%、92.51%、95.06%;

   药后3天纹枯病的防效为82.23%、83.12%、84.35%,药后7天的防效为83.15%、85.36%、88.42%,药后14天的防效为92.14%、93.25%、94.46%;药后3天稻曲病的防效为83.11%、84.24%、85.55%,药后7天的防效为84.22%、85.57%、89.35%,药后14天的防效为90.23%、92.35%、95.4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