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箭计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071.7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光平;余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格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箭 计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游戏娱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箭休闲娱乐活动的射箭计分系统。
背景技术
射箭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其作为一项生存的基本技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射箭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娱乐休闲和体育竞技项目。目前,世界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将这项运动进行了普及性的推广,并建立了射箭馆。这项运动的开展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专业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提供了有利身心的娱乐活动。
通常,射箭馆、射箭休闲娱乐中心、射箭训练场地的箭靶被设置在射击者具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并在若干射击通道中,分别设置多个箭射靶。由于距离较远,不容易观察射中的情况。
近几十年来,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各国都加强了射箭运动的科学研究工作,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器械的质量,射箭水平提高的很快;其中自动定位、识别、报靶系统逐渐成为业内研究和开发的重点项目。目前的自动定位识别报靶方法主要有:(1)光电自动报靶;(2)超声传感器报靶;(3)电子传感器报靶;(4)摄像报靶等方法。其中光电自动报靶方法又分为红外、激光和线阵CCD三种,但是光电自动报靶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宜用于射箭休闲娱乐活动。超声传感器报靶是瑞士设计的最先进的报靶系统,具有精度高、不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优点,但是上述进口器材价格相当昂贵,显然不适宜在休闲娱乐活动中推广应用,一般仅用于专业训练和高水平的竞赛选定用品;而目前的电子传感器报靶和摄像报靶不能实现自动报靶,使得射箭计运动缺乏互动性,显得枯燥乏味。因此,为了推广射箭运动必须从趣味性、互动性和科学性出发,彻底改变人们对射箭运动的看法,使得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箭计分系统,通过记录的着靶点和定位点的位置关系,确定箭支的着靶位置并做出计分统计,同时将计分情况以视频和/或音频方式报示出来,以取代人工计分的方式。本发明寓教于乐,操作方便且较为经济,集科学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身,使得古老的射箭运动作为一种中高档的休闲、健身运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和生活中,并且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箭计分系统,包括箭靶、射箭标准靶纸、图像采集器、主控电脑主机、音响设备和显示设备,图像采集器采集射箭标准靶纸的图像,并将图像信息传输给主控电脑主机,主控电脑主机把完成计分运算和报靶的结果通过音响设备和显示设备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箭标准靶纸上最外靶环边缘设有N个定位点,N≥3;主控电脑主机内部包括射箭计分控制模块和计分报靶控制模块,射箭计分控制模块用于箭支对应位置信息的确认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计分报靶控制模块,计分报靶控制模块根据射箭计分控制模块传来的位置信息,计算箭支离靶环的距离并判断出环数,完成自动计分和报靶;所述射箭计分控制模块包括:靶盘定位单元、新箭检测对比单元、箭身稳定性检测单元、新箭位置检测单元,靶盘定位单元用于消除图像变形问题,以箭靶上的N个定位点为校准点,确定校准信息;新箭检测对比单元用于判定箭靶上是否出现新箭;箭身稳定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着靶新箭是否有效;新箭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新箭着靶位置,并结合靶盘定位单元的校准点信息,确定新箭位置信息;
作为优选地,定位点个数N=4;更进一步地,定位点为40mm×40mm的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脑主机内部还包括预设的计分动画模块和/或报分模块;所述主控电脑主机内部还包括预设的射箭历史模块、射箭教学模块、射箭计分规则模块和/或器材介绍模块。
进一步地,图像采集器为摄像机,图像采集器距离靶纸的距离为1200 mm-4000 mm,图像采集器与靶心的角度为0°-70°;更进一步地,摄像机有M个,其中M≥1。
更进一步地,所述射箭计分系统还包括远程触摸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射箭计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射箭计分系统靶纸及定位点示意图
图3射箭计分控制模块流程图
图4射箭计分系统教学模块入口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格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格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VS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材料复合板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