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978.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岩;苏卫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01F8/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屏障 插入 损失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声屏障工程设计,特别涉及高速铁路声屏障降噪效果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声屏障工程设计中,为计算不同高度声屏障的理论降噪效果,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声屏障的最佳设置高度,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及《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技术规范》中推荐的无限长声屏障预测模式。这种预测模式中涉及到的主要参数为声源的等效位置及等效频率,声源的等效位置选取在铁道轨面的位置,等效频率选取500Hz。在普速铁路设计中,采用上述预测模式的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所获得的声屏障理论降噪效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然而,对于时速300km以上的高速铁路,目前仍然采用上述预测模式计算声屏障插入损失。对于声源组成复杂的高速铁路,一方面声源的频率特性与普速铁路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由于行车速度的大幅提高,声源组成中轮轨噪声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弓网噪声及气动噪声所占比例有所提升,声源等效位置仍旧单一的确定在轨面的位置不再适宜。实测结果表明:按照现有方法计算取得的高速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与实际降噪效果差异极大,给工程设计带来较大的难度,也给已建成高速铁路的环保验收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高速铁路的状况,本发明推出新的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适宜高速铁路的声源等效频率和等效位置,修正声屏障降噪计算模式,以适用时速300km以上高速铁路声源特性的声屏障设计中插入损失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速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技术步骤包括:确定保护目标与线路的位置关系S1、确定拟设置声屏障高度及距线路水平距离S2、确定下部声源的等效位置S3、计算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声程差S4、计算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插入损失S5、采用修正模式计算声屏障的总体插入损失值S6。
S1、确定保护目标与线路的位置关系
保护目标距铁路外侧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l1,单位m;轨面与保护目标受声点之间的高差h1,单位m。
S2、确定拟设置声屏障的高度及距线路水平距离
拟设置声屏障高出轨面高度h2,单位m;拟设置声屏障距铁路外侧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l2,单位m。
S3、确定下部声源的等效位置
对于时速300km线路,下部等效声源位置确定为轨面以上0.6m。
S4、计算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声程差
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声程差δ=A+B-d
式中:A为声源至声屏障顶端的距离,
B为受声点至声屏障顶端的距离,
d为声源与受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S5、计算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插入损失
应用模式为:
式中:R下为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插入损失;
f为声波频率,取1250Hz;δ为声程差,单位m;
c为声速,取340m/s。
S6、采用修正模式计算声屏障的总体插入损失值
将下部声源通过声屏障绕射后传递到受声点的声能量与上部声源直达受声点的声能量相叠加后,得出措施后的噪声级,再与措施前的噪声级相减,即得出双声源模式的声屏障总体插入损失值。
具体采用模式为:
式中:R总为总的声屏障插入损失,单位dB;
R下为声屏障对下部等效声源的插入损失,单位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