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实验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99702.8 | 申请日: | 2012-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理浩;陶乐仁;郑志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N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沸腾 机理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实验装置,包括蠕动泵(1)、转子流量计(2)、恒温水浴(3)、实验段(6)、出口实验段(12)、高速摄像仪(4)、超声波颗粒检测装置、硅橡胶电加热片(7)、冷凝器(10)、水箱(11)、数据采集系统及计算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1)依次通过转子流量计(2)和恒温水浴(3)与实验段(6)进水口连接,实验段(6)出水口依次通过出口实验段(12)、冷凝器(10)和水箱(11)连接蠕动泵(1)进水口;所述实验段(6)的硅橡胶电加热片(7)连接功率表(8)和调压器(9),对应实验段(6)处分别设有与数据采集系统及计算机(5)连接的高速摄像仪(4),出口实验段(12)上安装超声波颗粒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段(6)由钢化玻璃板(22)、耐高温硅胶垫片(28)、矩形窄缝流道(25)、铜板(24)、T型热电偶(27)、硅橡胶电加热片(7)、保温层(29)和钢板(26)构成,钢化玻璃板(22)、硅橡胶电加热片(7)、耐高温硅胶垫片(28)和保温层(29)依次叠加在一起,其中,钢化玻璃板(22)与硅橡胶电加热片(7)之间的边缘上放置铜板(24)形成矩形窄缝流道925),硅橡胶电加热片(7)中设有若干个T型热电偶(27),钢化玻璃板(22)外侧平面上放置铜板(24),并通过前钢板(26)和螺栓(23)与位于保温层(29)后面的后钢板(26)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前钢板(26)平面上开有可视窗口。
3.一种采用权利要1或2所述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实验前准备工作
每次实验前将蒸馏水需装满水箱(11),检查实验段(6)的硅橡胶电加热片(7),检查数据采集系统及计算机(5),检查高速摄像仪(4)及超声波颗粒检测装置;
2)启动实验装置
首先将蠕动泵(1)调到一个固定转速,此时转子流量计(2)显示一个数值,同时调整恒温水浴(3),使进入实验段(6)水的入口温度为某一定值,使实验装置稳定(10)分钟后,变换不同电加热功率;
3)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及高速摄像仪
当步骤2)中某一功率下,系统稳定时,记录数据,同时利用高速摄像仪(4)对实验段(6)进行快速拍摄,变换不同电加热功率时重复此步骤;
4)启动超声波颗粒检测装置
当启动步骤3)时,同时启动超声波颗粒检测装置,并记录数据,变换不同电加热功率时重复此步骤;
5)调整蠕动泵转速及恒温水浴功率
在流量、入口温度为定值和不同加热功率下的工况结束后,变换蠕动泵(1)转速及恒温水浴功率(3),重复上述步骤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7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