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659.5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念纬;李煌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显示模块。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组装元件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个人计算机(平板PC)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都具有显示模块,并且每个显示模块可能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显示面板和连接到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和覆盖显示面板的后盖。一般情况下,显示面板和支架通过夹在它们之间的双面泡棉胶带连接到玻璃基板上。后盖通过螺钉固定到显示面板和支架上。
然而,这种结构中,玻璃基板和后盖的组装相当复杂,这可能导致组装公差增大,因此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组装间隙和间隙差。此外,双面泡棉胶带的操作并不容易,在拆卸和修理组件过程中,其通常会导致显示面板和显示模块整体结构的损坏。因此,提供具有容易拆卸以修理显示模块的组件的优点的显示模块是计算机行业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显示模块的组件能够方便拆卸的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一个支架,保护板,多个组装元件和后盖。显示面板具有显示表面和与显示表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支架固定在显示面板上。保护板面向显示表面设置。组装元件固定在保护板上,其中支架固定在组装元件上。后盖面向背面设置,其中后盖与组装元件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有一个定位凸部,支架通过定位凸部固定在组装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架具有多个定位孔,且定位凸部分别插入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具有一个接合槽,并且后盖通过接合槽与组装元件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后盖具有多个分别接合进接合槽的钩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后盖接合到组装元件时,每个钩子适宜于沿着平行于背面的方向滑入相应的接合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具有一个附着表面,且所述组装元件通过黏附于附着表面和保护板之间的黏合剂固定在保护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还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附着表面上并包围黏合剂的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还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附着表面上用于接收黏合剂的溢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还具有多个设置在附着表面上并被黏合剂覆盖的通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通风口从附着表面延伸至接合槽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组装元件还具有第一紧固孔,支架具有多个第二锁固孔,并且支架通过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通过螺钉固定在组装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的数量为两个,这两个支架分别固定在显示面板的两个相对的边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模块包括固定在保护板上的组装元件。显示面板和支架均通过设置在组装元件之上的定位凸部安装在组装元件上,并且后盖通过设置在组装元件之上的接合槽与组装元件接合。保护板并没有粘贴在显示面板上,因为组装过程中没有使用胶水而是使用组装元件上的定位凸部代替。因此,显示模块具有容易拆解显示模块的组件以进行修理的功能,能够进一步防止传统显示模块在拆卸以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显示模块的组件之间的组装间隙和间隙差的缺点。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的及其他特点和优势能够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附图说明
包含的附图是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已纳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说明书一起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部分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组装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部分示意图,说明了显示面板通过组装元件安装在保护板上。
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后盖接合到组装元件之前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组装元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组装元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显示模块的部分示意图,解释了显示面板通过组装元件安装在保护板上。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100包括显示面板110,至少一个支架120,保护板130,多个组装元件140以及后盖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