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配器、电子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253.7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奚轶芳;杨乐阳;焦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H04B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刘晓飞;张龙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配器 电子 装置 以及 无线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适配器、电子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适配器用作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源用。若使适配器与电子装置之间通信,则需在电源线中增加额外的线路。这使得让人越来越敏感的材料成本增加,并使得电源线更重以及更难以携带,特别是在小功率应用的情况下。
通常,如图1所示,适配器通过输出线缆(内部包括Vo,GND以及ID线)连接到电子装置。Vo和GND线是电源线,适配器通过该电源线向电子装置提供能量。在现有技术中,当适配器与电子装置连接起来时,通过ID线建立通信。电子装置可以读取适配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制造商、生产日期以及可提供的最大功率。这些信息提前写入适配器。因此,传统的适配器与电子装置之间藉由ID线进行通信时,所传输的信息虽然简单又固定,但不能改变和调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配器、电子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实现适配器和电子装置之间的多种信息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信息和/或来自一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信息;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无线方式执行以下至少任一项:
-将所述适配器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装置;
-接收所述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包括: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适配器的初始信息;以及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适配器的初始信息处理为所述适配器信息。
优选地,所述适配器信息为适配器的过载信息、温度信息或工作模式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为独立于所述电源变换器电路的电路或设于电源变换器电路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一无线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适配器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信息并将所述电子装置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一无线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适配器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装置,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信息并将所述电子装置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
优选地,所述无线方式包括Wi-Fi、NFC、ZigBee、UWB、蓝牙、RFID、红外线、无线USB或HomeRF。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信息和/或来自一适配器的适配器信息;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无线方式执行以下至少任一项:
-将所述电子装置信息发送至所述适配器;
-接收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包括: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子装置的初始信息;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装置的初始信息处理为所述电子装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信息为电子装置的最大承载信息、状态信息或工作模式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二无线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电子装置信息发送至所述适配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二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信息并将所述适配器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为第二无线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电子装置信息发送至所述适配器,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信息并将所述适配器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
优选地,所述无线方式包括Wi-Fi、NFC、ZigBee、UWB、蓝牙、RFID、红外线、无线USB或HomeR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