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方法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99218.5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奥;金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光线 色温 变化 调节 界面 显示 装置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MP4、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普及率越来越高,界面的显示效果也越来越绚丽。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显示设备都是按照白色环境光线设置显示参数的,而与PC显示设备单一的使用环境不同,便携式电子产品使用环境比较广泛,同一界面在不同的环境光照下,其显示效果也大有不同。白底黑字的界面在暖暖的烛光或白炽灯下显得有些泛黄。森林、草原、大海等冷色调的画面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偏黄,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而在强烈的日光灯下,人的肤色会显得发青、鲜花的色彩也不够鲜艳。
就算是自然光环境下,在中午和黄昏的太阳光的色温也不一样,黄昏阳光的色温比较低,颜色偏黄,而中午的色温中性略偏蓝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有极少部分的嵌入式设备提供一些环境模式供用户在不同色温环境下手动切换,根据用户的选择设置这些模式下的屏幕的对比度、亮度、色温等显示参数达到调节的目的,但这样做有如下的弊端:
1、调节过程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频繁操作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2、由于提供的环境模式有限,在很多环境下并不能找到对应的模式,起不到很好的调节效果。
3、适用范围不广,部分中低端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其显示屏并不支持色温等参数的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调节界面显示效果,使用户在不同的环境光照下获得大致相同的视觉体验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包括:
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线的色温值,并将量化的色温值传送给总控模块;
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在各种色温条件下的调节参数;
总控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模块传送的色温值,并根据该色温值从参数存储模块获取当前色温条件下的调节参数,传递给显示模块,并控制显示模块调节界面显示;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总控模块传递的界面调节参数调整界面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参数调节模块,用于调整参数存储模块中的调节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所述的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装置。
进一步地,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MP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光线的色温变化调节界面显示的方法,包括:
传感器模块检测周围环境光线的色温值,并将量化的色温值传送给总控模块;
总控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传送的色温值从参数存储模块获取当前色温条件下的调节参数,并传递给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接收总控模块传递的调节参数,并根据该调节参数调节界面显示,并刷新界面。
进一步地,传感器模块检测光线色温的时间间隔为1秒。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模块收到传感器模块发送的色温值后,判断新色温值与传感器模块传送前的色温值是否为同一区间,当处于不同区间时,总控模块根据新色温值从参数存储模块获取当前色温条件下的调节参数,并传递给显示模块。
进一步地,对光线色温值划分区间的方法包括:
将光线色温值划分为一系列不等长的区间:
色温值0K-1000K作为一个区间;
色温值1000K-4500之间:每100K作为一个区间;
色温值4500-6000K之间:每500K作为一个区间;
色温值6000K-12000K之间:每100K划分为一个区间;
色温值大于12000K时,单独作为一个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自动检测光线色温的变化,并且根据光线色温的变化自动调节界面的显示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只有当光线色温值改变到另一个色温区间时才会进行界面显示调节,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光线色温剧烈抖动时,引起屏幕的不断闪烁,用户体验度更好。
3、提供用户自定义功能,尊重用户的习惯,更加人性化
4、不等长的色温区间划分,更符合人眼视觉感知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