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8864.X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赫晓东;张鸿名;王荣国;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6;B32B27/20;B32B27/28;B32B37/06;B32B37/10;C08L79/08;C08K13/04;C08K7/06;C08K3/00;C08K7/00;C08K3/04;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压电 阻尼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按重量份数是由3~6份压电陶瓷,100份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100~200份的碳纤维,0.04~0.08份的碳纳米管,20~60份的活性稀释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为T300碳纤维、T700碳纤维、T800碳纤维、T1000碳纤维、M35碳纤维、M40碳纤维、M46碳纤维、M50碳纤维或M60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陶瓷为钛酸钡、钛酸铅、锆钛酸铅、镁铌酸铅、偏铌酸钾钠或Pb(Ni1/3Nb2/3)O3-PbZrO3-PbTiO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为经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分数为3:1的混酸溶液酸化处理后的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间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或偏苯三甲酸三丙烯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醚或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的双马来酰亚胺和20~60份的活性稀释剂置于反应容器中,搅拌、升温至110℃~150℃,然后反应60~90min,再降温至40℃,加入重量份数为150份的丙酮搅拌15min,再降至室温,得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加入胶槽中,通过数控纤维缠绕机制成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将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在50℃~60℃下烘干5~10min,得碳纤维预浸料;三、取经极化压电常数为330~620p C/N的压电陶瓷,经研磨、球磨和过筛处理后,得到粒径为2~5μm的压电陶瓷粉末;四、取步骤一得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100份,加入步骤三得到的压电陶瓷粉末200~300份和碳纳米管1~3份,在40KHz频率下超声3h,即得预混胶料;五、将步骤二得到的碳纤维预浸料铺于涂有硅油的模具内,然后将步骤四得到的预混胶料均匀涂刷在模具内的碳纤维预浸料层间,放入热压机上,在70℃~90℃下抽真空至0.001Mpa,脱气泡15min,然后在压力为0.8MPa的条件下,依次在120℃热压1h,150℃热压1h,180℃热压4h,200℃热压10h,即得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间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或偏苯三甲酸三丙烯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醚或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压电阻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碳纳米管为经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分数为3:1的混酸溶液酸化处理后的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8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锭细纱机光锭杆锭子的松管装置
- 下一篇:多工位立式自动转盘式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