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8303.X | 申请日: | 201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铭璋;侯云程;林长青;张胜哲;张志豪;张纪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板天线,尤其指一种用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平板天线。
【背景技术】
平板天线是一种常见的天线。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平板天线往往具有一矩形的平板部1’和一馈线2’,平板部1’上具有一馈入点10’和一接地点12’,馈线2’具有一连接馈入点10’的芯线21’以及一连接接地点的编织层22’。然而这种平板天线会在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其中一个平面极化上过高,当天线内置电子设备内部不易转动时,天线的性能则无法满足电子设备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平板天线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使天线的辐射极化分别将辐射强度分散到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平板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平板天线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天线,包括平板部以及馈线,所述平板部由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组成,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连接形成一L形,所述第一金属片具有一馈入点,第二金属片具有一连接臂,馈线包括与馈入点连接的内导体以及一沿连接臂延伸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裸露部分,所述外导体的裸露部分具有与连接臂相同的长度且完全与连接臂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平板天线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轻薄简单,制程方便,可使天线的辐射极化分别将辐射强度分散到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平板天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板天线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平板天线20包括平板部3以及馈线4。平板部3由第一金属片31和第二金属片32组成,第一金属片31和第二金属片32连接形成一L形。第一金属片31具有一馈入点310,第二金属片32具有一连接臂320,馈线4包括与馈入点310连接的内导体41以及一沿连接臂320延伸的外导体42。外导体42具有一裸露部分420,外导体42的裸露部分420具有与连接臂320相同的长度且完全与连接臂320接触。
第一金属片31包括U形的第一金属线312以及自第一金属线312末端延伸出的T形的第二金属线314。第一金属线312包括第一侧臂3120、与第一侧臂3120平行的第二侧臂3122以及连接第一、第二侧臂3120、3122的第三侧臂3124。第二金属线314自第二侧臂3122的末端延伸出。第二金属线314包括自第二侧臂3122末端垂直延伸出的连接部3140以及与连接部3140延伸且被连接部3140分为第四侧臂3142和第五侧臂3144的延伸部3146。其中第四侧臂3142呈L形,第五侧臂3144沿直线延伸。延伸部3146与第一金属线的第二侧臂3122平行。连接部3140与第一金属线312的第三侧臂3124平行。第四侧臂3142的末端朝第一金属线312延伸。馈入点310位于第一金属线312的第二侧臂3122和第二金属线314的连接处。
连接臂320具有与第一金属片31连接的第一端3201以及自第一金属片31垂直延伸出形成的第二端3202。第二金属片32还包括自连接臂320的第一端3201延伸出的Z形的第三金属线322、以及自第三金属线322弯折处3220延伸出的T形的第四金属线324。第三金属线322包括自连接臂320垂直延伸的第一侧部3222、自第一侧部3222延伸出且与连接臂320平行的第二侧部3224、以及自第二侧部3224垂直延伸出且朝向第四金属线324的第三侧部3226,连接臂320与第二侧部3224长度相同。第四金属线324包括自第三金属线322的第一侧部3222和第二侧部3224的连接处延伸出的连接线3240、以及与连接线3240连接且被连接线3240分为第一部分32420和第二部分32422的延伸线3242。延伸线3242、第二侧部3224和连接臂320平行。第一侧部3222、第四金属线324的连接线3240以及第一金属片31的第一侧臂3120沿一直线延伸,三者对应的侧边形成两直线。第三金属线322的第三侧部3226与第一侧部3222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缝合中使用的辅助减张器械
- 下一篇:膝关节间隙平衡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