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囊果碱蓬覆膜滴灌直播造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8063.3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勇;田长彦;张科;尹传华;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3/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囊果碱蓬覆膜 滴灌 直播 造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栽培领域,涉及盐碱地的囊果碱蓬膜下滴灌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盐碱土不适于一般农作物栽植,但却是一些盐生植物的很好生长环境。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已日益受到重视。
囊果碱蓬系藜科碱蓬属半灌木聚盐/嗜盐盐生植物,具有肉质条形或半圆柱状的叶和适盐、耐旱的发达根系,体内可积累大量的盐分而不受害,显示出典型的干旱区强盐超旱生植物特性。囊果碱蓬种子油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5.98%,其中亚油酸占75.40%,是目前所发现的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牟书勇,程争鸣,包群,尹林克,潘惠霞.GC/MS法分析囊果碱蓬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干旱区研究,2006,23(3):475-477)。同时,囊果碱蓬根部可寄生贵重中药材盐生肉苁蓉。囊果碱蓬的开发利用势必推动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对于囊果碱蓬的种植技术报道较少。赵桂荣(赵桂荣.囊果碱蓬和盐生肉苁蓉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新疆农业科学,2006,43(S1):173-176)在多年研究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囊果碱蓬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和栽培接种实践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干旱区荒漠盐碱地囊果碱蓬的人工种植技术,包含苗圃育苗移栽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方式,苗圃育苗移栽造林通常用一至二年生苗木出圃造林,出圃季节一般在4月上旬和10月上中旬,这种方式通常成活率较高,但中间环节多,成林周期长,工作量大;直播造林方法简便,遇降水较多年份,早春季节待冰雪融化时或冬季稳定积雪前后及时撒种抢播,但这种方式通常成活率较低。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10241.5阐述了甘草机械化育苗栽培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02676.4阐述了机械育苗后移栽甘草、黄芪、苦参、黄芩、防风、银柴胡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采取的是机械育苗,再移栽定植。专利申请号200910074074.9阐述了一种苏打盐碱地羊草直播方法,包括人工起垄、布置滴灌带、播种及覆膜灌水等步骤,但此方法采取种植后再覆膜灌水,待植株幼苗出现后必然要增加解放苗的工序。囊果碱蓬耐盐碱能力强,但在其种植萌发及幼苗期却需要相对低的土壤盐分环境,同时,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因此,为使囊果碱蓬成功建植,首先要创造适于其建植的土壤盐分及温度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囊果碱蓬覆膜滴灌直播造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膜下滴灌和直播造林的方法。该方法是由选种,选地与整地,铺滴灌带、覆膜,播种,灌水步骤完成,通过播种后头水滴灌灌水时湿润峰水平方向延伸至膜外交接行内20cm左右,使盐分随水移动到膜外交接行内,以进行膜下土壤脱盐,形成囊果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有利淡化土壤环境。利用地膜增温作用,提高膜下土壤温度,确保出苗整齐。以膜下滴灌系统频繁、小流量灌水方式保障囊果碱蓬苗期墒情。实践表明,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在1年内实现囊果碱蓬实生苗成功建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囊果碱蓬覆膜滴灌直播造林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种
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选择生长旺盛株丛,采收成熟度较好囊果碱蓬种子,将种子在温度4℃冰箱保存;
b、选地与整地
5月上旬,选0-30cm土层含盐量为1.85-2.52%,平坦且排水良好盐碱地,进行犁、耙作业,使表层土壤平整细碎;
c、铺滴灌带、覆膜
将步骤b平整后的土地上采用“一膜一带”的膜下滴灌方式,铺设滴灌带,覆膜,膜宽70cm,相邻膜间距60cm,滴管带位于膜下中部位置;
d、灌水
在完成步骤c后开始灌水,第一次灌水量为600m3/hm2,湿润峰水平方向延伸至膜外交接行内20cm,以使盐分随水移到膜外交接行内,进行膜下土壤脱盐,第二次灌水时间与第一次间隔3-4天,灌水量为350-375 m3/hm2,再进行一次膜下土壤脱盐;
e、播种
第二次灌水后2-3天,在距滴灌带两侧20cm处破地膜开孔,孔径2-3cm、深2-3cm的穴,穴距45cm,每穴播种囊果碱蓬种子8-10粒;
f、田间管理
播种后即进行补水,以膜内土壤湿润即可,灌溉量为90-120m3/hm2,囊果碱蓬播后1天即有幼苗出现,幼苗生长期间要除草,并中耕以疏松土壤、抑制蒸发、提高地温,当幼苗至1月龄,主径木质化后拔除弱苗,每穴定苗2-3株。
步骤a中囊果碱蓬种子的胚为螺旋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育菜机
- 下一篇:具有多个显示器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