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桃蛀果蛾的性外激素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7906.8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达也;船崎和则;三宅裕树;山下美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35/02 | 分类号: | A01N35/02;A01N27/00;A01P19/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桃蛀果蛾 激素 组合 包含 引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果园害虫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的性外激素组合物、以及包含或使用该组合物的一种引诱剂、一种交配干扰剂和一种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桃蛀果蛾是蔷薇科果树如苹果和桃的重要害虫。由于幼虫挖洞到果实中,所以可允许的损害水平低,并且已经在果实内挖洞的幼虫不能通过杀虫剂防治。尽管此物种是每年一化性或二化性,但羽化的季节宽泛地变化并且成虫从六月至九月连续羽化。因此,必需持续地喷洒杀虫剂。另一方面,从食物安全和环境负荷角度考虑,期望使喷洒杀虫剂最小化。因此,开发新型防治技术作为喷洒杀虫剂的替代方案很重要。
作为喷洒杀虫剂的替代方案的防治技术,可以例举利用外激素的害虫防治。例如,性外激素诱捕被广泛地用于鳞翅目害虫的羽化预测。性外激素是由雌成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并且以物种特异性方式针对相同物种的雄成虫显示出吸引作用。通过找到性外激素的化学组合物并将其用作引诱剂,就有可能进行羽化的有效研究。由于羽化预测能够实现在恰当时间的防治,因此预期能防止过量喷洒杀虫剂。此外,还有可能通过大量诱捕方法(通过该方法大量雄虫被诱捕)或交配干扰方法(通过该方法干扰雄虫和雌虫之间的交配行为)而利用这种性外激素组合物来防治害虫。
桃蛀果蛾的性外激素组合物被鉴定为(Z)-13-二十碳烯-10-酮和(Z)-12-十九碳烯-9-酮的20∶1(重量比)混合物(Tamaki et al.,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12(1):60-68(1977),and Honma et al.,Jpn.J.Appl.Entomol.Zool.22(2):87-91(1978))。其后已经发现在第二组分(Z)-12-十九碳烯-9-酮的性外激素活性中没有观察到再现性,虽然此物种没有被既不包含(Z)-13-二十碳烯-10-酮也不包含(Z)-12-十九碳烯-9-酮的引诱剂所吸引(Shirasaki et al.,Jpn.J.Appl.Entomol.Zool.,23(4):240-245(1979)and Han et al.,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3(2):83-88(2000))。基于这些发现,考虑到使用单个组分(Z)-13-二十碳烯-10-酮对于吸引此物种是实用的,并且单个组分(Z)-13-二十碳烯-10-酮被用作此物种的当前性外激素陷阱和交配干扰剂的活性成分。
然而,相比于用于其他鳞翅目害虫,用于桃蛀果蛾的性外激素陷阱具有较低引诱力,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尽管成虫已经羽化,但桃蛀果蛾没有被诱捕。因此,已经强烈期望开发具有更高引诱力的性外激素陷阱。此外,由于此物种是经受出口控制的害虫并且其可允许的损害程度极为严格,所以已经强烈期望开发具有更高防治效果的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形成了本发明,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的新型性外激素组合物,其被预期用于羽化预测、大量诱捕和交配干扰,并且比传统性外激素组合物具有更高的引诱力;以及包含或使用这种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一种性引诱剂、一种交配干扰剂和一种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向已被传统报道作为桃蛀果蛾的性外激素物质的单组分(Z)-13-二十碳烯-10-酮中添加本发明中鉴定的新型性外激素物质而显著地增大引诱力并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Z)-7-二十三碳烯和(Z)-13-二十碳烯-10-酮的桃蛀果蛾的性外激素组合物,以及包含这种性外激素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一种性引诱剂和一种交配干扰剂。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性外激素组合物来防治桃蛀果蛾的方法,如包括将该性外激素组合物释放到田地中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性引诱剂,其有效用于特异性地引诱更多桃蛀果蛾的雄成虫以知晓更详细的羽化情况。此外,还可以在应用于大量诱捕、交配干扰等中直接防治此物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图1(A)中的桃蛀果蛾的提取物的EAD(电子触角生理检测)图,以及在图1(B)中的桃蛀果蛾的提取物的GC(气相色谱)图;
图2示出了桃蛀果蛾的提取物中的组分(1)的质谱;
图3示出了桃蛀果蛾的提取物中的组分(2)的质谱;
图4示出了桃蛀果蛾的提取物中的组分(3)的质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