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患沟通专科平台(中医)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6710.7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黎明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通 专科 平台 中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科(院)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主要由医患沟通平台(硬件)、中医系统医疗沟通系统(软件)与中医专职沟通人员构成。实现现代医学模式,充分表现人文关怀、仁心仁术,努力实现医患健康与和谐,社会和谐进步;中华民族有数千年悠久文化,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受儒学、道学影响颇深,具有浓厚的儒医色彩,中医整体观及取类比象的辨证思想有利于医患沟通。
背景技术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悠久文化,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中医诊病重视整体、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十分注重医患沟通。所谓“医者,意也;医者,理也”,指的是医者诊察病人,必先全神贯注于病人,以天地变化、季节更替、世事变革、阴阳消长及生克制化之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意达于彼,意明其理,融会贯通,方为良医。而欲意达于彼,一是依赖于良好的医德,二是必须注重沟通的技巧,故此有“为医必须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识人事”之说。中西医两大体系的联系与结合日益紧密,现代综合性中医医院同样能利用现代化的诊疗设施开展大型手术;中药剂型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医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诊治范围不仅停留在慢性疾病,中医药参与救治危急重症取得可喜进展。但也随之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传统医学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有逐渐淡化趋势,医患纠纷与现代西医医院一样逐年增长,中医科医患沟通同样亟待加强。
中医整体观及取类比象的辨证思想有利于医患沟通:一是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朴素的生活常理,以打比方的形式阐明,患方容易理解接受;二是对一些现代医学技术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疑难杂症、绝症,在告知预后时不宜采用绝对化观点,可以避免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要的心理打击。中西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思想便于实现个性化沟通;儒医 “推己及人”、“他人之心,予忖度之”,与“大医精诚”、“人之一命、贵乎千金”的传统医德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实现有效医患沟通、形成良好医患关系的强有力的文化基础。
发明内容
综合性西医医院中医科要发扬传统优势,建设合作式医患关系:由于中医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数为慢性心身疾病患者,除机体的生理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强调中医科医师在内部专业分工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持并充分发扬传统医学所形成的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这样一种稳定联系的优势,尽量避免由于内部专业分工集体医疗而产生的几个甚至更多医生与一个病人发生联系的医患关系分解的局面,并针对不同个体,根据其生理病理、心理特征、社会地位及经济条件等的不同,采取个性化沟通方式,保障实现医患高层次的有效沟通。如对带有疑病倾向的神经官能症或心身疾病患者,接待时应端庄大方、沉稳老练。对其较多的主诉倾听时要尽可能耐心、专心,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即使病人扯得离题太远,医生也只能巧妙礼貌地提醒病人,请他回到主题上来,切忌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检查时应耐心细致、周到全面,解释时应简捷明了、语气果断,有利于培养威信、建立信任。在此基础上,再适当通过心理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等手段达到强化有利因素、促进良性心理建立、弱化甚至消除其猜疑心理,从而达到有助于疾病治愈的目的;
另外,个体化沟通中同时要注意观察患方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反应,结合其生活阅历及社会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自身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沟通中所使用的中医术语及临床医学语言的理解接受能力、对疗效的期望值等的不同,选择最佳沟通方案。如对社会经济条件差、生活经历坎坷、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对所患疾病认知程度低的患者,交代病情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发挥中医“唯象主义”特长,以取类比象方式将疾病有关生理病理、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有关医疗措施解释清楚,做到“隔行不隔理”,就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再如对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受教育程度高的慢性病患者,由于他们大多对自身病情关注程度较高,常常就诊前已通过找熟人咨询、看资料等多种途径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医方与其沟通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着重介绍中医医疗与现代医疗技术手段结合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控制器电极板式照明灯
- 下一篇:一种恒流驱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