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6230.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平;曹毅;俞丽婷;邹常进;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姿态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包括测量系统;其特征是:其还包括数据传送系统(3)和数据处理系统(4);测量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使用时,位移传感器布设在施工便梁上,其可以监测出施工便梁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数据传送系统(3)连接在测量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4)之间,实现将测量系统监测的位置或位置变化信息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4)包括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处理模块,计算机系统通过其数据接口与数据传送系统(3)相连接,接收数据传送系统(3)自测量系统传送过来的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置于计算机系统内,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工并作出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为静力水准仪;静力水准仪包括两个以上的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包括液缸(11)、液位传感器(12)、浮筒(13)和保护罩(14);液位传感器(12)安装在液缸(11)的上部并位于保护罩(14)内,浮筒(13)位于液缸(11)内并通过连杆与液位传感器(12)相连接,液位传感器(12)可以探测到浮筒(13)的高度位置,并通过传输线(121)向外传送浮筒(13)的高度位置数据信息;各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之间通过气管(15)和液管(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力水准仪的各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分别布置在要监测姿态的各施工便梁(5)及固定基准上,即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安装在施工便梁(5)的端部,采用可调支架与施工便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测量系统还包括静态数据采集仪(2),静态数据采集仪(2)与静力水准仪相连接,即静态数据采集仪(2)与静力水准仪的各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相连接,实现对静力水准仪的各静力液位传感单元(1)的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送。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3)连接在测量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4)之间,实现将测量系统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4);数据传送系统(3)包括数据转换接口(31)与传送组件(32),传送组件(32)为数据线传送件、互联网传送组件、无线公用网络传送组件或者无线自主多跳网传送组件, 传送组件将接收到的测量系统的信号传送给数据转换接口(31),数据转换接口(31)实现数据转换并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4)。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3)连接在测量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4)之间,实现将测量系统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4);数据传送系统(3)包括数据转换接口(31)与传送组件(32),传送组件(32)为数据线传送件、互联网传送组件、无线公用网络传送组件或者无线自主多跳网传送组件, 传送组件将接收到的测量系统的信号传送给数据转换接口(31),数据转换接口(31)实现数据转换并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4)。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数据处理系统(4)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数据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和显示器,数据接口与数据传送系统(3)连接,接收测量系统传送过来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存储到存储器;数据处理模块置于计算机系统内,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从数据传送系统(3)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工,以及作出分析处理结果,并以数据、图表或者动画的形式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或者发出报警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数据处理系统(4)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数据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和显示器,数据接口与数据传送系统(3)连接,接收测量系统传送过来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存储到存储器;数据处理模块置于计算机系统内,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从数据传送系统(3)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工,以及作出分析处理结果,并以数据、图表或者动画的形式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或者发出报警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2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