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5874.8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踏板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防止过弯时卡住路面的自行车踏板。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第M314162号新型专利所示,现有的自行车踏板通常设计有正反相对称的踩踏面,也就是具有一朝下倾斜的前侧面及一朝上倾斜的后侧面,用以在行进中闪避前方路面的突起物。现有踏板的外侧面主要是垂直地面的直立面,因此自行车在压车过弯时很可能会使该踏板卡住或撞及路面,造成不幸的意外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其能在自行车直线前进时有效闪避路面突起物,且在过弯时能有效避免卡住或撞及路面的事情发生。
具体而言,该自行车踏板主要包括一组接部及一踏板本体。该组接部用以连接一曲柄。该踏板本体具有倾斜朝下的一前侧壁及倾斜朝上的一后侧壁。该踏板本体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侧壁及一第一外侧壁,以及相对的一第二内侧壁及一第二外侧壁。该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及该组接部位于该踏板本体的同一侧;该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位于该踏板本体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一外侧壁倾斜朝下且连接该前侧壁的一端,且该前侧壁与该第一外侧壁的连接处是一导弧面。同样地,该第二外侧壁倾斜朝上且连接该后侧壁的一端,且该后侧壁与该第二外侧壁的连接处是一导弧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踏板本体的第一内侧壁倾斜朝下;该第二内侧壁倾斜朝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踏板本体的第一内侧壁连接该前侧壁的另一端,该前侧壁与该第一内侧壁的连接处是一导弧面,该踏板本体的第二内侧壁连接该后侧壁的另一端,该后侧壁与该第二内侧壁的连接处是一导弧面。
由此,由于本发明的踏板本体的前侧壁及第一外侧壁均具有倾斜朝下的斜面且其连接处是导弧面,因此本发明的踏板无论是直线前进或在过弯时均能有效避免撞及路面。
至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内容与更详细的技术及功能说明,将揭露于随后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行车踏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沿着线C-C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6,显示该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又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1……组接部 2……踏板本体
21……前侧壁 213……导弧面
215……导弧面
22……后侧壁 224……导弧面
226……导弧面
23……第一内侧壁 24……第二内侧壁
25……第一外侧壁 26……第二外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显示本发明的自行车踏板的一个较佳例子。今以右脚踏板为例,该踏板包括一组接部1及一踏板本体2。该组接部1供连接于的一自行车曲柄(未显示)。
参阅图2、3,该踏板本体2具有倾斜朝下的一前侧壁21及倾斜朝上的一后侧壁22。由此,该踏板在被踩踏而前进时,朝地面倾斜的前侧壁21可帮助闪避前方路面的突起物。此外,如图1、4所示,该踏板本体2的前半部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侧壁23及一第一外侧壁25,且如图1、5所示,该踏板本体2的后半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二内侧壁24及一第二外侧壁26。如图6的俯视图所示,该第一内侧壁23、第二内侧壁24及该组接部1位于该踏板本体2的同一侧,也就是靠近自行车曲柄的内侧;而该第一外侧壁25、第二外侧壁26则位于该踏板本体2的另一侧,也就是远离自行车曲柄的外侧。
复参阅图2所示,该第一外侧壁25倾斜朝下且连接该前侧壁21的一端,以帮助闪避前方路面的突起物。特别的是,如图7或图8所示,该前侧壁21与该第一外侧壁25的连接处是一导弧面215。因此,当自行车要向外侧压车过弯时,朝地面倾斜的该导弧面215可有效避免卡住或撞及路面,使得骑乘者在过弯时更加安全。
相反地,该第二外侧壁26倾斜朝上且连接该后侧壁22的一端,且该后侧壁22与该第二外侧壁26的连接处也是一导弧面226。如此,该踏板的顶、底两面构成相对称的踩踏面,无论使用者踩踏那一面,都能有效避免过弯撞及路面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菩有限公司,未经威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