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95650.7 | 申请日: | 201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忠辉蜂窝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4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蜂窝 陶瓷 挤出 模具 刀具 磨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蜂窝陶瓷加工刀具的磨损补偿,具体涉及一种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陶瓷挤出模具是由大量的细长盲小孔组成,譬如直径100的蜂窝陶瓷的模具上约有3500多个直接1.3、深度18的小孔,在实践中,要求这些小孔的深度和直径误差很小,理论上希望一致。但在实际加工中,由于钻头的磨损,很难保证达到要求。以往加工出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由于孔深、孔径不一致,泥浆经挤压后出泥速度不同,挤出端面出现凹凸现象,严重的在出泥快的地方会出现打褶现象,影响蜂窝陶瓷的通气率,同时在出泥慢的地方会出现断裂现象,影响强度;模具调整时间加大,挤出过程中需要去掉头尾部分,生产率降低,模具磨损加剧。从刀具磨损补偿方面去分析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模具效率的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
本发明的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由绝缘体与对刀块组成,对刀块位于绝缘体上并通过绝缘体与底座相连,整个装置可固定在工作台上,该装置与工作台一起通过x向的伺服电机做水平方向移动,刀具由z向伺服电机控制做上下移动,对刀块和底座各设有一接线端。
对刀块的凹槽为梯形。
通过本发明的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在加工蜂窝陶瓷过程中每加工一定数量的孔就自动校准钻头钻尖的z坐标,从而实现对刀具长度方向的磨损补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的信号检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加工蜂窝陶瓷挤出模具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由绝缘体1与对刀块2组成,对刀块2位于绝缘体1上并通过绝缘体1与底座相连,整个装置可固定在工作台上,该装置与工作台一起通过x向的伺服电机做水平方向移动,刀具3由z向伺服电机控制做上下移动,对刀块2和底座各设有一接线端,两者之间由绝缘体1来绝缘。对刀块2的凹槽由两个斜面和一个平面组成,称为对刀斜面和对刀底面,其中对刀底面与工作台的台面平行,对刀斜面与钻头的前后移动方向平行。为了保证对刀的精度,对刀块2的斜面和底面都要求较高的平面度和低的粗糙度。
附图2是本发明的刀具磨损补偿装置的信号检测电路图,由一个光电耦合器件和两个限流电阻组成,对刀块上的两条信号输出线作为输入信号分别接信号检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形成一个开关电路,输出信号接数控系统的并行接口8155,当刀尖与任一对刀面接触时,信号检测电路光耦器的发光二极管会导通、发光,光敏三极管亦导通,输出端电平会由高变低。当刀尖离开对刀面后,发光二极管的通路被关断,发光停止,输出端又恢复为高电平,这个信号作为数控系统的输入信号,数控系统根据输入信号电平的高低来判断刀尖与对刀块是否接触。
刀尖的纵向磨损使刀具刀尖最低点的位置上移,相当于对刀原点上移;刀尖横向的磨损会造成刀具刀尖中心位置的左偏或右偏,相当于对刀原点左偏或右偏。通过对刀,可以使对刀原点自动得到恢复,刀具的磨损也就得到了自动补偿。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忠辉蜂窝陶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忠辉蜂窝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