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顺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378.2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生;夏明明;刘叶凤;徐菲菲;金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60 | 分类号: | C07D307/60;B01D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蒸馏釜 残中顺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顺酐行业中在顺酐精馏单元操作中采用间歇操作,如图1所示,精馏塔底部连接一个超大体积的再沸器,一次性投入几十甚至几百吨的蒸馏残渣,其中顺酐和苯酐含量平均在80-90%以上,由再沸器加热,气相进入精馏塔,经塔顶采出,这种回收顺酐的传统方法,不能将全部顺酐、苯酐回收,往往是在操作结束后再沸器内的顺酐含量平均在50%以上,而且,由于顺酐属高凝固点物料,使得精馏塔塔底釜残中还含有大量的顺酐、苯酐、富马酸及其他副产品,极易造成设备和管道堵塞,造成事故停车,影响产品收率,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全部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采用该方法避免了物料堵塞设备和管道,从而实现连续生产和高回收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它包括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所述的间歇操作的步骤为:顺酐釜残液自所述的双轴搅拌再沸器进料口加入,通过控制导热油流量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的釜温为140℃~200℃,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的操作压力10~50KPa,将顺酐釜残液加热至150~180℃,蒸汽进入蒸馏塔经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蒸馏塔由液体分布器分配到下部传质单元,一部分经由采出管线进入收集装置中,至无气相采出;
所述的连续操作的步骤为:通过控制导热油流量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的釜温为140℃~200℃,顺酐釜残液自所述的双轴搅拌再沸器进料口按设定流量连续加入,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的操作压力10~50KPa,顺酐釜残液在双轴搅拌再沸器推送的过程中被加热至150~180℃,蒸汽进入蒸馏塔经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蒸馏塔由液体分布器分配到下部传质单元,一部分经由采出管线进入收集装置中。
本发明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设备操作时,通过调节导热油的流量来控制釜温,维持釜内的物料的温度恒定在设计温度,使蒸馏过程顺利进行。本发明方法中的装置置于原工艺精馏塔后,精馏塔中蒸馏后釜残直接进入双轴搅拌再沸器,通过蒸馏冷凝,首先回收了釜残中的可挥发组分,提高了经济效益,以每年7000吨的顺酐的生产规模为例,产生的残渣量占总规模10%左右,而残渣中含50%的可回收顺酐,因此,采用此发明每年将为该厂增收300万以上。其次,通过双轴搅拌再沸器蒸馏,残渣将变为仅含微量富马酸的气味很小的黑色固体,残渣的排放量将减少50%以上,相较于原来的工艺,残渣将非常易于处理,从而减轻了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将大大的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工艺装置简图;
图2为本发明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回收顺酐蒸馏釜残中的顺酐的方法,它包括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所述的间歇操作的步骤为:顺酐釜残液自所述的双轴搅拌再沸器进料口加入,通过控制导热油流量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的釜温为140℃~200℃,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的操作压力(即系统的操作压力,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两者连通,所以操作压力一致)10~50KPa,将顺酐釜残液加热至150~180℃,蒸汽进入蒸馏塔经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蒸馏塔由液体分布器分配到下部传质单元,一部分经由采出管线进入收集装置中,至无气相采出;所述的连续操作的步骤为:通过控制导热油流量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的釜温为140℃~200℃,顺酐釜残液自所述的双轴搅拌再沸器进料口按设定流量连续加入,控制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的操作压力(即系统的操作压力,双轴搅拌再沸器和蒸馏塔两者连通,所以操作压力一致)为10~50KPa,顺酐釜残液在双轴搅拌再沸器推送的过程中被加热至150~180℃,蒸汽进入蒸馏塔经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蒸馏塔由液体分布器分配到下部传质单元,一部分经由采出管线进入收集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装置与手持式装置的同步方法
- 下一篇:电磁感应加热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