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气暂停法获取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5200.8 | 申请日: | 201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 地址: | 3004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气 暂停 获取 血管 压力 波形 数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呼气暂停法获取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中心静脉压(CVP)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肺动脉高压诊断治疗指南以及脓毒症的早期目标治疗等等都用到了具体的CVP绝对值。。然而,无论上面的“绝对值”或“变化值”都必须基于一个前提——测量数值是准确的。
而临床上获得准确的血管压力数值是困难的。因为影响CVP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导管尖端的位置,导管-连接管-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自然频率和衰减系数,管道系统中的气泡或血栓,零点的放置和调零的正确操作,呼气末波形的正确识别,外源性或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校正等等均可影响CVP的准确性。其中,准确识别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的获得是困难的。根据胸腔内压力对循环的影响规律,呼气末波形在正压通气患者的最低压力值或自主呼吸患者的最高压力值。研究证实,单纯正压通气患者自动显示的数值会高估。高估的程度与潮气量、肺顺应性及胸壁顺应性有关,潮气量越大、肺顺应性越好、胸壁越僵硬的患者,吸气期胸膜腔压力增高越明显,高估的程度越大。当正压通气混有自主呼吸时,呼气末波形既不在最高值也不在最低值,而是介乎两者之间。此时,自动显示值数值高估或低估均有可能,医生的判断更加困难。有作者将此种情况称为“腔穴”。高估或低估取决于正压通气与自主呼吸谁占主导地位,正压通气占优势时,高估的可能性大。自主呼吸占优势时,低估的可能性大,低估的程度除与肺胸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气道阻力以及自主吸气用力程度有关,自主吸气用力越大,气道阻力越高,对压力低估的程度越高。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方法来获取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临床上仅仅是通过监护仪以及人工方式来进行获取,这样的方式操作复杂耗时,包括多道工序,使处在繁忙工作中的操作者难以依从。目前,往往只是用于科学研究,临床上难以常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得的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呼气暂停法获取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对于单纯正压通气患者,直接启动通气控制装置,使呼吸机处于呼气暂停状态,停止正压通气送气,此时正压通气处于呼气相,当停用此控制装置后,呼吸机正常送气,相应引起血管压力波形的相应变化,此变化之前的平坦的部分即为血管内压力呼气末位点,故获得呼气相的血管内压力波形;对于正压通气合并自主呼吸患者,通过在自主吸气末启动通气控制装置,使所述通气控制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停止正压通气进行送气,此时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正压通气均处于呼气相,当停用此控制装置或出现自主呼吸后,相应引起血管压力波形的相应变化,此变化之前的平坦的部分即为血管内压力呼气末位点,从而获得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该方法分析迅速准确,获得血管内压力更接近客观呼气末血管内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析迅速准确,获得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更接近客观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可以为后续的血管内压力测定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急诊、麻醉、心脏内外科及重症医学科等需要快速救治病人的部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的智能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呼气暂停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为实施呼吸暂停法采用的呼气暂停法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智能分析仪,包括通气控制装置,血管内压力测量装置,存储装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通气控制装置、气道压力检测装置、血管内压力测量装置、存储装置,显示装置分别与处理装置电连接。
所述通气控制装置是电磁阀,其根据处理装置的指令来控制人工气道中的氧气供给。所述血管内压力测量装置可以单独的血管内压力测量设备也可以是血管内压力测量模块,其根据处理装置的指令测量规定时间内的平稳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所述血管内压力波形数据。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呼气末血管内压力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未经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奶灵合剂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具缓控性农药粒和非缓控性农药粒的混合粒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