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硫化银纳米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4731.5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权;王传洗;徐琳;马骋;孙源卿;杨柏;崔占臣;董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00 | 分类号: | C01G5/00;C09K11/5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 法制 红外 荧光 性质 硫化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Ag2S纳米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红外纳米荧光材料是指发射区域介于650nm到900nm之间的一种新型材料。光在这个区域在生物体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因此在活体细胞成像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尽管已有报道很多路线合成的各种各样的近红外材料,比如PbS(Small.,2011,7,2250.),CdHgTe(Chem.Mater.,2008,20,6764-6769),Cd3P2(J.Am.Chem.Soc.,2010,132,5613-5615),但是这些材料的缺点在于重金属毒性高,只能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这些条件都限制了这些近红外材料在生物体上的应用。
Ag2S纳米材料是一种公认的低毒性新型的近红外纳米材料。Ag2S纳米材料的荧光可以依据纳米材料的尺寸在近红外区可控调节。可是目前已有报道的合成Ag2S纳米材料主要依赖于高温热解前驱体法(J.Am.Chem.Soc.,2010,132,1470-1471),这种方法依赖于高温反应,需要使用长链的稳定剂,导致纳米晶只能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急需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水相近红外荧光性质的Ag2S纳米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Ag2S纳米晶。其是在水溶性巯基化合物作为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银离子,混合均匀,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硫源,室温搅拌一段时间,一步制备出水溶性Ag2S纳米晶。用无水乙醇沉淀,离心,分散,重复几次,最终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Ag2S纳米晶。
制备的Ag2S纳米晶粒径均匀且尺寸小于5nm(图1),具有很好的近红外荧光发射(图2)。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得到尺寸可调,荧光移动的近红外Ag2S纳米晶(图3)。制备的近红外Ag2S纳米晶成功应用于人成骨生长细胞(MC3T3-E1)的荧光标记和荧光成像(图4)。
本发明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性质Ag2S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浓度为0.01~50mmol/L(优选为1~30mmol/L,进一步优选为5~20mmol/L)的Ag+离子溶液中(可以是AgNO3、CH3COOAg、AgF、Ag2SO4、AgClO4等的水溶液),加入分子式为R1-(CH)n-SH的水溶性巯基化合物(其中,n=2~14;R1可以是-COOH、-OH、-SO3H、-SO2H、-COCl、-SO2Cl、-NH2等)或者含巯基生物分子(谷胱甘肽、含巯基氨基酸、含巯基蛋白等)作为稳定剂,稳定剂与Ag+离子的摩尔比为1~10:1;
2)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水溶性硫源(可以是在水中能够提供S2-离子的硫化氢、硫化钠、硫化胺、硫肼配合物等),室温下搅拌5min~480min(优选为30min~360min,进一步优选为60min~300min),S2-离子浓度与Ag+离子浓度的比例为5~10:1,再加入乙醇(其体积为Ag+离子溶液体积的2~10倍)作为沉淀剂,沉淀后离心,获得的固体产物即为本发明所述的Ag2S纳米晶。
控制稳定剂和Ag+以及S源和Ag+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尺寸,不同发射峰位的近红外荧光性质Ag2S纳米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厨房用多功能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