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无极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3898.X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施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无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灯,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的一体化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使等离子体与电路磁力线耦合,利用套在灯管外面的一对激励线圈在灯管内形成感应电流,而不像普通荧光灯一样,利用电极将外部的电能转化为灯内部工作所需要的能量。由于无极灯没有电极,灯管部分不存在与易损元件,整个系统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电子镇流器,所以这类灯的寿命非常长,可达到6万小时以上。特别适用于换灯困难且费用昂贵的场所以及对安全要求及高的重要场所。如隧道、交通复杂地带、地铁站、天花板很高的厂房、危险地域照明、大厅、运动场等。无极灯主要由高频发生器、功率耦合器和灯泡三部分组成。高频发生器产生一个高频电信号,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送至功率耦合器,当高频电流通过此电磁耦合时,便产生一个高频电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一个垂直于磁场变化的电场,加速灯体内部放电空间的电子。当能量达到一定值时,电子与容器内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因灯泡内充有适量的特种气体,灯泡内的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辐射出紫外光子,紫外光子激发好泡壳内壁的荧光粉产生可见光。但是,无极灯也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极灯的热量很高,为了做好散热工作,必须在无极灯中整合散热圈、散热片,导致无极灯体积往往较大,很难应用在家庭中,降低无极灯的灯泡大小,对于无极灯的广泛应用,市场前景都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94732A,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公开了一种无极灯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具有灯座;和安装在所述灯座上的无极灯,所述无极灯包括:与所述灯座相互配合的灯口;安装在所述灯口上的导热金属棒和激励源;内管,其中,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导热金属棒之间形成有凹形空腔;灯泡玻壳,其中所述灯泡玻壳内壁和所述内管外壁上涂有三基色荧光粉;主汞齐存储管,所述主汞齐存储管与所述内管和灯泡玻壳之间形成的空间相互连通;位于所述凹形空腔内的激励线圈,所述激励线圈的磁芯与所述导热金属棒相插接;和辅助汞齐,其中,所述辅助汞齐在所述内管外壁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灯罩出光面的距离最远以保证所述无极灯安装在所述灯座上之后所述辅助汞齐位于所述内管外壁的最高点。但是此技术方案同样具有较大的体积,对于无极灯的广泛应用,市场前景都有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极灯底部安装控制器部分体积较大,很难应用在家庭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超薄型一体化的无极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无极灯,包括线路板组件、耦合器骨架、扼流圈、带有单排气管的泡体、灯体和灯头,所述的泡体和灯体连接,所述的灯体与所述的灯头螺接,所述的泡体内设置有耦合器,所述的耦合器通过耦合器骨架与灯体卡扣连接,所述的扼流圈通过所述的线路板组件与所述的耦合器电连接,所述的灯体内设置有散热板,所述的散热板及线路板组件通过螺钉与耦合器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散热板处于耦合器骨架和线路板组件之间。本发明通过耦合器骨架隔离泡体热量,将线路板组件上的MOS管紧贴,同时将散热板设置在了灯体内,相比原有筒状散热件的形式,大大缩减了无极灯的体积,对于无极灯的家庭化应用,起了较好的作用。
作为优选,耦合器骨架包括底板和支架,耦合器骨架整体呈丄字形,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耦合器卡扣连接,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灯体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的底板外缘与所述的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的灯体与所述的底板构成存放线路板组件的封闭空腔。本发明与传统的无极灯将无极灯泡体内热量导出散热的方式不同,采用将线路板组件与无极灯泡体完全隔绝的方式来保证线路板组件的工作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取消了常用的导热管、将筒状的散热器改为设置在了灯体内的散热板形式,大大缩减了无极灯的体积,对于无极灯的家庭化应用,起了较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外缘设置有上翻边,所述的上翻边与所述的灯体侧边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上翻边的形式牢固固定底板,增加了结构强度,也防止了热量向线路板组件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板与所述的底板平行,所述的散热板面积大于所述底板下表面面积的98%。散热板将底板处的热量完全散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扼流圈设置在所述的灯头内。扼流圈设置在所述的灯头内,一般情况下,扼流圈均设置在灯体、散热筒内,而将扼流圈填设入灯头内充分利用了灯头内的空间,进一步缩小了无极灯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