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喷油器套的气缸盖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93757.8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成;吴广仓;郑帅;董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2F1/36;F02M6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油器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喷油器套的气缸盖部件。
背景技术
气缸盖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例如喷油器、进排气门、进排气道等都布置在气缸盖上。因为发动机工作时将产生极高的温度,所以气缸盖内腔需要有冷却液循环,循环的冷却液带走气缸盖因发动机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以保证发动机零部件能够正常工作。对于体积较大的发动机缸盖,缸盖内腔的铸造较为容易,而对体积相对较小的发动机,其缸盖内腔的铸造较为困难。即便是铸造由于缸盖内腔体积相对较小,铸造后对缸盖内腔砂子的清理也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采用在缸盖上下喷油器套的方法,由此解决缸盖内腔小不易铸造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喷油器套的气缸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带喷油器套的气缸盖具有:气缸盖、喷油器套、O型橡胶圈、压圈等,气缸盖铸造时预留出喷油器套套孔,喷油器套嵌入套孔内。喷油器套上端与气缸盖之间设有压圈,喷油器套下端与气缸盖之间设有O型橡胶圈用来密封冷却液,由气缸盖、喷油器套和O型橡胶圈组成冷却液循环密封腔。在气缸盖上将用来安装喷油器套的位置(喷油器套套孔)留出,为了对喷油器进行良好的冷却,喷油器套与气缸盖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液循环腔。在结构设计上:喷油器套和缸盖之间采用小间隙配合,下端间隙比较小,使用间隙密封;上端间隙略大一些使用O型橡胶圈密封,同时也便于套的安装。在安装孔的最上端压圈与气缸盖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压紧喷油器套,从而形成冷却液的密封腔。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在不改变发动机气缸盖体积的情况下,将封闭式冷却液循环腔铸造成开放式,从而降低铸造难度,提高铸造成品率,喷油器套的壁厚远小于铸造出的壁厚,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可有效降低喷油器因温度过高引起的故障。本发明非常适用于体积相对较小的发动机使用。
附图说明
所示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带喷油器套的气缸盖,其结构特征是气缸盖1铸造时预留出喷油器套套孔2,喷油器套3嵌入套孔内。喷油器套上端与气缸盖之间设有压圈4,喷油器套下端与气缸盖之间设有O型橡胶圈5用来密封冷却液,由气缸盖、喷油器套和O型橡胶圈组成冷却液循环密封腔6。压圈与气缸盖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压紧。喷油器套下端与气缸盖之间设有冷却液流动循环小空间。
气缸盖上的冷却腔是开放式的,开放式冷却腔易于铸造,便于清砂,提高铸造缸盖毛坯的成品率,压上喷油器套后又将开放式变成了封闭的冷却腔。喷油器套下端与缸盖的配合采用小间隙,间隙小到可以密封冷却液。喷油器套上端与缸盖的配合采用比下端略大的间隙,这样便于安装喷油器套。为了保证密封性,在上端增加了O型橡胶圈,这样既保证了密封性,又易于安装。为了保障喷油器套安装的可靠性,在喷油器套的最上端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压圈将喷油器套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