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3446.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HP感染率在40%~70%左右。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病人常诉“胃弱”或“胃软”。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先有浅表性炎症最后变为不可逆的萎缩性炎症。从临床观察也有证据说明这一问题。青年人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多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又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病人;另外回顾性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也发现一部分浅表性胃炎数年之后可变为萎缩性胃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草果10-14克、谷芽13-17克、炙黄芪28-32克、党参13-17克、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香附、吴茱萸各8-12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草果12克、谷芽15克、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香附、吴茱萸各1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草果: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谷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主要用于消食,还可以回乳,熟谷芽主要用于健胃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普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
炙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消肿作用。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账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如治脾虚气滞,脘腹胀满的枳术丸;以及脾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治气虚自汗的玉屏风散。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
山药: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草果10克、谷芽13克、炙黄芪28克、党参13克、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香附、吴茱萸各8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草果12克、谷芽15克、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香附、吴茱萸各1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草果14克、谷芽17克、炙黄芪32克、党参17克、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香附、吴茱萸各12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