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码盘和润滑油道的凸轮轴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93445.7 | 申请日: | 2012-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荣;李晓刚;张宏辉;赵霄鹏;张学存;乌永波;李长水;张俊波;蔡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润滑油 凸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
技术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机动车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电控发动机已经占据主要地位,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发动机的结构布局更加复杂化。在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同时,如何使发动机结构紧凑、缩小体积以及节省燃油,已经成为发动机行业追逐的目标。
现有的凸轮轴结构主要包括支承轴颈、凸轮、连接轴、螺栓孔、顶尖孔、正时定位销孔等,凸轮轴通过齿轮、皮带或链轮等方式从发动机曲轴获得动力,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驱动气门的开启与关闭。目前多数凸轮轴布置方式为下置式,由于凸轮距离气门较远,所以需要再借助其它部件驱动气门。传动零件多、质量大、配气机构刚度不足引起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气门在工作中偏离设计要求,高速性能差。
真空泵作为发动机辅助制动部件,一般采用独立支架、皮带传动,这样使得真空泵及其驱动附件的设计、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同时还增大了发动机的整机外围尺寸。另外,电控发动机的配气系统需要用码盘来采集凸轮转速信号,码盘的布置也使得其周围零部件设计加工的复杂化,外围件布局的繁琐,也导致发动机外围尺寸增加,由此给整车的装配布置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凸轮轴所存在是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驱动真空泵、带有配气正时码盘、并设有润滑油道的凸轮轴。
本发明的技术结构与方案是:带有码盘和润滑油道的凸轮轴,包括进气凸轮、排气凸轮、轴向止推面以及链轮安装轴颈等。该凸轮轴为空心轴,在凸轮轴最左端的轴心内设有一个内螺纹段,在内螺纹段后至凸轮轴末端的轴心作为润滑油道。凸轮轴依次设有支承轴颈段、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在每一支承轴颈段上均设有进回油口。在凸轮轴左端第一个支承轴颈段与进气凸轮之间设有正时平面;在凸轮轴左数第二个排气凸轮的后面设有轴向止推面;在凸轮轴的尾端设有配气正时码盘;在凸轮轴尾端的轴心设有润滑油道密封螺塞孔。
带有码盘和润滑油道的凸轮轴布置在汽缸盖上,其驱动形式就是利用轴最左端的链轮安装轴颈装配链轮。
本发明的特点以及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在凸轮轴设置正时平面、止推面以及带有配气正时码盘,使发动机辅助传动零件多、以及配气机构刚度不足引起变形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发动机结构得到简化,使发动机外围尺寸减小,给整车的装配布置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凸轮轴上支承轴颈段设有的进回油口结构图,是图1A-A剖视及局部放大图。
图4为凸轮轴上的正时平面结构图,是图1的B-B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部件装配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带有码盘和润滑油道的凸轮轴,其结构是凸轮轴为空心轴,在凸轮轴最左端的轴心内设有一个内螺纹段1,在该内螺纹段后至凸轮轴末端的轴心作为润滑油道2,凸轮轴依次设有支承轴颈段3、进气凸轮4和排气凸轮5(如图1、图2)。在每一支承轴颈段上均设有进回油口6(如图3),在凸轮轴左端第一个支承轴颈段与进气凸轮之间设有正时平面7(如图4),在凸轮轴左数第二个排气凸轮的后面设有轴向止推面8,在凸轮轴的尾端设有配气正时码盘9,在凸轮轴尾端的轴心设有润滑油道密封螺塞孔10。凸轮轴的最左端设有链轮安装轴颈11(如图1、图2)。链轮安装轴颈用于装配链轮12。内螺纹段用于装配真空泵驱动接头13,真空泵驱动接头与真空泵14连接,同时也作为链轮的固定螺栓(如图5)。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凸轮轴结构,不能与传统的“标有配气与供油正时刻线的”齿轮配套使用。
实施例以四缸柴油机为例。真空泵驱动接头与凸轮轴上的内螺纹(段)紧固连接,真空泵驱动接头与真空泵连接,由凸轮轴带动真空泵工作,即凸轮轴作为真空泵的驱动源。真空泵驱动接头同时也作为链轮的固定螺栓,链条驱动链轮使凸轮轴旋转。润滑油通过与机体主油道、汽缸盖油道相通,润滑油进入凸轮轴油道,前端内螺纹段通过真空泵驱动接头中空油路与真空泵润滑油道进油管路相通,保证真空泵工作时的润滑和冷却。四个支承轴颈上均帯有润滑油进回油孔,保证润滑油路畅通合一定的压力,同时可保证每个支承轴颈冷却。设在凸轮轴左数第二个排气凸轮的后面的轴向止推面,与汽缸盖上的止推片相配合,以防止凸轮轴的轴向窜动。设在凸轮轴左端第一个支承轴颈段与进气凸轮之间的正时平面,在发动机初始装配时与飞轮或曲轴上的正时部件配合使用,以保证配气正时码盘与曲轴码盘信号相一致。配气正时码盘与曲轴码盘配合使用可为发动机ECU(电控系统)提供正确的配气相位,以保证进排气与喷油程序动作匹配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