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3127.0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柯文新;王朝生;曾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2 | 分类号: | D04B21/12;D01D5/34;D01D5/253;D01F8/14;D01F8/02;D06M15/564;D06M101/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合 化纤 高强 透湿经编 层状 网布 | ||
1.一种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至少包括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第二层经涂层处理的经编织物和第三层经涂层处理的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的三层结构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与第二层经涂层处理的经编织物之间通过设有吸湿涂层处理的尼龙纤维交织,第二层经涂层处理的经编织物与第三层经涂层处理的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通过设有所述吸湿涂层处理的涤纶纤维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的三层结构依次通过下述步骤制备而得:
步骤一: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的制备,该改性化纤以聚酯为芯层,以聚酯、纤维素酯与水溶性改性聚合树脂得共混物为皮层;分别经两个单螺杆挤压机挤出的芯层熔体和皮层熔体分别通过长度比为2:3的分配管道进入复合异形纺丝组件,两种熔体分别经各自计量泵精确计量后由均匀分布有十字型横截面喷丝孔的异型喷丝板得到该改性化纤;其中,熔融芯层熔体的单螺杆挤压机分两个区控温控压,一区的温度为265-268℃、压强为12±0.5MPa;二区的温度为255-258℃、压强为13±0.5MPa;熔融皮层熔体的单螺杆挤压机分三个区控温控压,一区的温度为195-197℃、压强为10MPa;二区的温度为205-207℃、压强为9MPa;三区的温度为225-227℃、压强为10MPa;然后由异型喷丝板得到该改性化纤编织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其中,该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采用二十二个横列编织、提花针在奇数列为高位和偶数列为低位相间隔,产生超薄网孔组织,每个网孔中,两条相对的边由经编组织的线圈纵行构成,而另两条边由线圈纵行的延展线构成,每个网孔的面积均为0.018平方毫米;
步骤二:第二层经涂层处理的经编织物的制备,以原料纤维为上述步骤一中的改性化纤,采用三十一个横列编织、提花针奇数列为高位和偶数列为空位相间隔编织经编织物,编织后的经编织物布面产生二隔二的超薄细密组织;然后将聚氨酯颗粒、亲水扩链剂、有机溶剂同时放入微波震动器中,在温度为45~47℃下均匀搅拌15分钟后得到均一混合溶液,其中聚氨酯颗粒、亲水扩链剂、有机溶剂的加入重量比为1:1.5:7,将所述均一混合溶液均匀涂覆到上述超薄细密组织的经编织物上,然后进行30~33℃低温烘干,即得第二层经涂层处理的经编织物;
步骤三:第三层经涂层处理的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的制备,将聚氨酯颗粒、亲水扩链剂、有机溶剂同时放入微波震动器中,在温度为45~47℃下均匀搅拌15分钟后得到均一混合溶液,其中聚氨酯颗粒、亲水扩链剂、有机溶剂的加入重量比为1:1:9,将所述均一混合溶液均匀涂覆到上述步骤一的第一层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上,然后进行30~33℃低温烘干,即得第三层经涂层处理的含改性化纤的经编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型化纤的高强透湿经编层状网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芯层熔体的单螺杆挤压机分两个区控温控压,一区的温度为267℃、压强为12MPa;二区的温度为257℃、压强为13MPa;熔融皮层熔体的单螺杆挤压机分三个区控温控压,一区的温度为196℃、压强为10MPa;二区的温度为206℃、压强为9MPa;三区的温度为226℃、压强为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1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针头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速溶黄原胶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