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点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2468.6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尧 |
主分类号: | H01T13/34 | 分类号: | H01T13/34;H01T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点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器,特别是指一种侧电极将中心电极完全罩设于其中,利用侧电极将中心电极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的点火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日常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用具大量出现,而其中尤其以自动化产品更是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重视,又在大量的自动化产品中尤其以自动点火装置尤其受到广大使用者的关注。
就现如今的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工业产品而言,大多数这样的产品中都设置有自动点火的装置,比如汽车的发动机中就设置有自动点火的装置,火花塞,而传统的自动点火装置比如传统的火花塞,其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壳体部件、内置陶瓷部件、中心电极以及侧电极,传统的火花塞都是与汽车的发动机配套使用的,而其中该中心电极是设置在传统火花塞的一端部,该侧电极是与该中心电极相对应而设置在传统火花塞的同一端部的,该中心电极与该侧电极之间相间隔有一特定间隙。借助该特定的间隙使该中心电极与该侧电极之间在 有脉冲电力作用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电弧,进而发生出电火花,以达到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可以发生出所需要的火花达到自动点火的目的。
但是,如上所述,传统的自动点火装置的中心电极都是裸露的,其与侧电极对应产生火花的对应面都裸露在气缸中,这样一来,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杂质和积碳就会附着在中心电极和侧电极表面,从而会大大降低点火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影响点火效果。而此是为传统的自动点火装置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闭式点火器,其侧电极将中心电极完全罩设于其中,利用侧电极将中心电极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杂质和积碳不会附着在中心电极以及侧电极上,同时使封闭内腔具有集纳打火热量的作用,而此是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点火器,其包括火花塞本体以及侧电极,该火花塞本体包括外壳、内部部件以及中心电极,该内部部件固定设置在该外壳中,该中心电极设置在该火花塞本体的端部,该侧电极与该中心电极相对应活动连接在该火花塞的该外壳上。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该中心电极与该侧电极之间在有脉冲电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电弧,进而发生出电火花,以达到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能够发生出所需要的火花达到自动点火的目的。
在将该侧电极连接在该火花塞的该外壳上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比如螺纹连接,具体描述为,该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而该侧电极中设置有内螺纹,借助该外螺纹以及该内螺纹的结构设计将该侧电极螺合在该火花塞的该外壳上。
该侧电极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且借助该侧电极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封闭内腔,该中心电极位于该封闭内腔中,通过该侧电极将该中心电极完全罩设于其中,从而达到利用该侧电极将该中心电极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的作用。
所以可以使该中心电极处于非裸露状态,从而使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杂质和积碳不会附着在该中心电极以及该侧电极上,达到提升火花塞使用寿命以及提升点火效果的作用,同时通过该侧电极将该中心电极完全罩设于其中,达到利用该侧电极将该中心电极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从而使该封闭内腔具有集纳打火热量的作用,当该中心电极暴露在该侧电极外部的时候,该中心电极与该侧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火花的热量很容易散失,而当该侧电极将该中心电极完全罩设于其中的时候,该中心电极与该侧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火花的热量能够得到集纳保存,在同等的时间条件下,热量散失的速度较慢。
该侧电极上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一端与该封闭内腔相连通,而其另外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通,通过该连接孔将该封闭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连接孔分为顶部连接孔以及根部连接孔,其中,该顶部连接孔位于该侧电极的顶部,该根部连接孔位于该侧电极的侧面四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侧电极上可以同时设置该顶部连接孔以及该根部连接孔,也可以分别只单独设置该顶部连接孔或者该根部连接孔。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侧电极整体可以为圆顶结构、平顶结构、凹陷顶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的顶状结构。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连接孔具有内口以及外口,其中,该内口设置在该连接孔的内表面上,而该外口设置在该连接孔的外表面上。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内口的大小与该外口的大小相同,从而使该连接孔整体为圆柱状孔。
该内口的大小也可以小于该外口的大小,从而使该连接孔整体为喇叭状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尧,未经李忠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2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