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2106.7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兵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K9/70;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痰湿型 肩周炎 外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外用贴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肩周炎按照中医分型可以分为筋脉失养型、淤血型、痰湿型、风寒型和湿热型。痰湿型肩周炎的典型症状为:肩部沉重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关节活动不利,遇冷痛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目前治疗肩周炎除了多采用推拿、针灸、按摩、应用镇静药和止痛药,但是,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且针对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它治疗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夏枯球13-17、制附子4-8、泽泻6-10、乳香8-12、牛藤6-10、炙甘草4-8、红骨九层塔头8-12、茯苓6-10、白芙蓉头8-12、白术4-8、桂枝8-12、威灵仙13-17、牛八角4-8、没药8-12、素馨花8-12。
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夏枯球15、制附子6、泽泻8、乳香10、牛藤8、炙甘草6、红骨九层塔头10、茯苓8、白芙蓉头10、白术6、桂枝10、威灵仙15、牛八角6、没药10、素馨花1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重用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外用贴膏,膏药吸收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具有追毒消肿、行气止痛的功效,针对性强,对于痰湿型肩周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痰湿型肩周炎的外用贴膏,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夏枯球15、制附子6、泽泻8、乳香10、牛藤8、炙甘草6、红骨九层塔头10、茯苓8、白芙蓉头10、白术6、桂枝10、威灵仙15、牛八角6、没药10、素馨花10。
称取各原料组分,按照膏药的常规做法将其制成膏药。并将制得的膏药贴在患处,一日更换一次,一般使用2-3次症状明显减轻; 7-8次可以明显缓解;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的,12-13次疼痛消失。
下面通过几例典型病例具体证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病例一:
李某,女,31岁。患者1年前始出现左肩部沉重酸痛,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活动不利。遇冷痛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至医院检查诊断:左肩部活动功能受限,以上举和后伸功能受限明显,喙突处及小结节、结节间沟处压痛明显,冈下窝压痛。中医诊断:痰湿型肩周炎。经医院针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后采用本发明膏药。2贴后,肌肤麻木感消失;8贴后,疼痛消失,肩部活动正常。
病例二:
黄某,男,45岁。患者两年前因劳累自觉右侧肩部酸痛、肿胀,活动受限,未予重视,自服止痛药,症状缓解。2月前因肩部受凉,右侧肩臂疼痛加重,至医院查X线肩关节各部未见异常,肩胛前后缘压痛(+)。伴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痰湿型肩周炎。医院采用推拿等理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后采用本发明膏药。3贴后,肩部肿胀感消失; 8贴后,患者肩部活动自如。
病例三:
晋某,男,39岁。半年前不明原因引起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左肩关节后伸及内旋困难,天气变冷时或夜间疼痛加剧。医院诊断检查:左肩关节僵硬,外展60°、后伸30°、左肩峰下压痛(+)。伴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痰湿型肩周炎。采用本发明膏药。2贴后,肩部疼痛明显缓解;4贴后,左肩可缓慢后伸及内旋;8贴后,患者活动自如。
病例四:
张某,女,60岁。无明显诱因发生右肩疼痛并逐渐加重,活动极度受限,右手不能上举、后旋、外展,遇冷痛重,得热则舒。伴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痰湿型肩周炎。经点穴推拿辅以针刺治疗,效果不明显。后采用本发明膏药。3贴后,疼痛明显缓解; 11贴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后用2贴巩固。
病例五:
任某,男,49岁。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部酸疼。在药店买止痛药,服用后疼痛有所缓解。近日酸痛又加剧,活动不利,有肿胀感,肌肤麻木,胳膊不能上抬。伴有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诊断:痰湿型肩周炎。采用本发明膏药。3贴后,肿胀感和肌肤麻木感消失; 10贴后,疼痛基本消失,患者活动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兵,未经王晓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2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加氢工程不锈钢管道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骨鸡柳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