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1728.8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顺波;李长永;李晓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1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混凝土 高强 组合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梁的几何尺寸制作模板,绑扎梁的钢筋,钢筋形式根据梁的受力性能确定,钢筋与模板的距离为保护层厚度;2)在梁的底部浇注钢纤维轻混凝土,并振捣密实;3)在步骤2)的基础上继续浇注高强混凝土,并振捣密实;4)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板,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成一体,即形成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轻混凝土包括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和钢纤维全轻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浇组合梁的截面为矩形,钢纤维轻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梁高的7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浇组合梁的截面为T形,钢纤维轻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腹板高度的9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纤维轻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叠浇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浇组合梁的截面为箱形,钢纤维轻混凝土距离顶板底部的高度为1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