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并联长骨复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324.9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佩福;胡磊;张立海;王田苗;李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长骨 复位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并联长骨复位机器人,属于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位方法主要凭借医生的经验和技巧,该手术时间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高、复位精度不易保证,容易产生复位不良等问题。常见的闭合复位,经皮或小切口固定的方法需要术中X射线影像透视定位,医生和患者容易受到辐射。切开复位容易破坏骨折周围的血运和软组织,出血多、易感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利用机器人辅助复位使这些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目前的研究中,国外的Gramham A.E.在文献“Design of a Parallel Long Bone Fracture Reduction Robot with Planning Treatment Tool”中公开了股骨干骨折复位系统。中国的专利如“骨折复位器(20081005456.3)”、“肢体骨折复位器(200810018060.0)”等,都属于此类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目前大部分还存在着机构不够灵活、机器人在手术中占用空间多、不符合医生操作习惯等问题。
发明内容
1、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串并联长骨复位机器人,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实现闭合条件下机器人辅助长骨骨折复位功能。
2、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串并联长骨复位机器人,它包括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二者相互连接或拆分;
所述的串联部分包括近端固定机构、远端固定机构,它们之间通过定位杆1连接或拆分;所述的近端固定机构设置有固定板2、锁紧螺钉3、连接杆4、连接杆安装座5,支架杆6以及锁扣夹持机构,锁紧螺钉3通过螺纹孔连接在固定板2上,固定板2与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安装座5分别与连接杆4、支架杆6连接,支架杆6连接锁扣夹持机构;该定位杆1是一端带有矩形挡板的长方体杆件,用于连接串联部分的近端固定机构和远端固定机构;该固定板2是一种工字型结构件,用于支撑和固定其他结构;该锁紧螺钉3是一种标准连接件,用于固定定位杆1与固定板2;该连接杆4是普通圆杆,通过连接杆安装座5,连接固定板2与支架杆6;该连接杆安装座5是带有安装孔的长方体结构,用于连接支架杆6与连接杆4,可以沿连接杆4轴向运动,或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连接杆4上;该支架杆6是一 种U形杆件,结合锁扣夹持机构连接长骨;所述的远端固定机构设置有固定板7、锁紧螺钉8、连接杆9、连接杆安装座10,支架杆11以及锁扣夹持机构,锁紧螺钉8通过螺纹孔连接在固定板7上,固定板7与连接杆9连接,连接杆安装座10分别与连接杆9、支架杆11连接,支架杆11连接锁扣夹持机构;该固定板7是是一种工字型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其他结构;该锁紧螺钉8是一种标准连接件,用于固定定位杆1与固定板7;该连接杆9是普通圆杆,通过连接杆安装座10,连接固定板7与支架杆11;该连接杆安装座10是带有安装孔的长方体结构,用于连接支架杆11与连接杆9,可以沿连接杆9轴向运动,或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连接杆9上;该支架杆11是一种U形杆件,结合锁扣夹持机构连接长骨;所述的锁扣夹持机构包括连接螺栓12、锁扣13以及锁扣14,连接螺栓12连接锁扣13与锁扣14;该连接螺栓12是一种标准连接件,用于连接锁扣13与锁扣14;该锁扣13是一种带有卡槽和通孔的构件,用于连接支架杆6与锁扣夹持机构或连接支架杆11与锁扣夹持机构;该锁扣14是一种带有卡槽和通孔的构件,用于连接打入股骨的固定钉与锁扣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