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腐脲生产工艺及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1140.2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兵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1/02;C05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生产工艺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腐脲生产工艺及产品。
生物腐脲是腐植酸-微生物-脲络合物,简称(MUHA)。是利用腐植酸与微生物和尿素经络合反应制成的一种新型生物活性制剂,在抑制尿素分解、提高氮素利用率、调节生理功能,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和改良土壤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尿素是农业市场需求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氮含量最高的氮素化肥之一与其它氮肥相比,尿素是最稳定的,但施入土壤后,由于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促使尿素迅速氨化,局部土壤pH值上升,使分解出来的氨大量挥发损失;由于这种高氨强碱的抑制作用,也导致硝化作用减缓,而亚硝酸不断积累,使作物种籽、幼苗遭受毒害。为抑制上述现象,尿素往往需要深施。即使这样,尿素氮的利用率也只有25-45%。
为解决尿素的分解和流失问题,各国农业化学家进行过大量研究,提出了种种措施,如有机包被法、甲醛缩合法、农家肥或腐植酸加尿素混施法、添加脲酶抑制剂等,均可使尿素氮利用率有所提高,氮的挥发损失相对减少,但由于工艺,生产成本和经济效果等不够理想,至今未投入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近20年来,国外对尿素-腐植酸络合物(UHA)的开发利用有所关注,早在六、七十年代,日本已用液氮,丙酮、甲醇,乙醇等作溶剂制备UHA,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农学界就腐植酸的氮肥增效为题开展了大量工作.都侧重 于复合或混合肥的研究和试验,有的单位曾进行过UHA的实验室研究,但从未见尿素-腐植酸-生物络合物(MUHA)研究的信息和报道。
目前国内外UHA的制造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一、是以有机溶剂为介质制成缓溶性的UHA
日本学者最早用液氨作溶剂,在加压的条件下,使腐殖酸与尿素反应制备腐殖酸尿素(UHA);或用甲醇或丙醇分别溶解尿素和腐殖酸(HA),然后将其混匀,制得UHA产物;有的在HA碱液中加入尿素、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制成不溶性的固体复合物;也有人将尿素与HA加热熔融后,再用30%甲醛溶液处理,得到甲酞化复合物。
二、是以水为介质制成UHA
采用特殊的助剂,在低于50℃的条件下,用水作反应介质进行复合反应或包涂,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条件平和等特点。这种腐殖酸尿素的制备过程发生了离子交换、氢键缔合、碳基加成、自由基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吸附。
三、腐殖酸与尿素在高温下制成UHA
据日本专利报道,一种UHA的制造工艺是将腐殖酸与尿素在较高温度(130℃-150℃)下加热使其形成粒状复合物;也有的用硝酸预先氧化褐煤制成硝基腐殖酸(NHA),再与尿素在高温下反应,制成UHA。
以上几个生产制造工艺,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因有机溶剂的应用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易造成对环境污染等。以水为介质的工艺,也采用特殊的助剂,反应不彻底,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不理想。高温工艺设备投资大,能耗高,产品效果不显著。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活性生物液体为介质制成生物腐脲(MUHA)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它充分利用活性生物液体的生化功能和特殊酶功能,充分分解腐殖酸,提高自由基含量,提高离子交换和络合能力,使络合反应更充分。本工艺其产品聚三种肥效于一身,使有机肥(腐植酸)的“稳”,生物肥(微生物菌)的“促”和化肥(尿素)的“快”形成最佳结合。这将对我国丰富的风化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改良土壤和控制面源污染具是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腐殖酸粉碎,生物处理、络合反应等过程,其特征在于将腐殖酸粉碎至200目,装入生物反应器内,加入BYM-酵素菌液,搅拌均匀,发酵7-14天,加入尿素,经升温络合反应后即可出料。
本发明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生产工艺设备简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流程、无环境污染。
发明工艺流程:(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兵,未经陈立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