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中药膏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128.1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兵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29/00;A61K31/125;A61K35/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湿 型腰腿痛用 中药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中药膏药。
背景技术: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腰腿痛主要是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诱发。以25-50岁长期体力劳动或长期久坐人群为多发。腰腿痛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轻者表现为腰痛,重者除腰痛之外,还向腿部放射疼痛,并且腰肌痉挛,出现侧弯。
腰腿痛按照中药分型可分为湿热型、风湿型和肝肾亏虚型。风湿型腰腿痛的症状为:腰痛时轻时重,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沉细。
对于此类的治疗药物很多,包括有中药、西药以及药酒等,但是疗效都不理想,且针对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中药膏药,它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主要针对风湿型腰腿痛患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的中药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乌药13-17、乌梢蛇6-10、木苎麻8-12、苍术4-8、桂枝13-17、七叶根6-10、企边桂6-10、水茄8-12、八角枫1-5、白龙球13-17、桑枝6-10、樟脑6-10、独活4-8、麻黄6-10、板蓝根8-12。
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的中药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乌药15、乌梢蛇8、木苎麻10、苍术6、桂枝15、七叶根8、企边桂8、水茄10、八角枫3、白龙球15、桑枝8、樟脑8、独活6、麻黄8、板蓝根1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重用祛风湿的中药,发扬了中医的内病外治的理论,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无毒副作用,对于治疗风湿型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风湿型腰腿痛用的中药膏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乌药15、乌梢蛇8、木苎麻10、苍术6、桂枝15、七叶根8、企边桂8、水茄10、八角枫3、白龙球15、桑枝8、樟脑8、独活6、麻黄8、板蓝根10。
称取各原料组分,按照膏药的常规做法将其制成膏药。并将制得的膏药贴在患处,两日更换一次,一般使用2-3次症状明显减轻; 8-9次可以明显缓解;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的,15-16次疼痛消失。
为检验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特进行以下实验方法,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法。
选取60例腰腿痛患者,这60例患者均是腰痛时轻时重,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沉细。为风湿型腰腿痛。
将这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6岁。治疗组30例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1岁。对这60例患者均观察两个月,观察其康复状况。
对于对照组,使用止痛消炎药(芬必得、双氯芬酸钠或戴芬),并配合镇静剂(多虑平或赛庚啶)或肌松剂(鲁南贝特或妙纳)。
对于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膏药,将制得的膏药贴在患处,两日更换一次。
疗效评定标准:
一、显著:患者腰腿部疼痛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二、好转:患者腰腿部疼痛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改善;
三、无效:患者腰腿部疼痛仍然存在,临床症状无改善。
实验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兵,未经王晓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