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咪唑菌酮的高效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105.0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43/50;A01N47/20;A01N47/38;A01N37/3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高效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咪唑菌酮的高效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咪唑菌酮(fenamidone)分子式:C17H17N3OS,化学名称:(S)-1-苯胺基-4-甲基-2-甲硫基-4-苯基咪唑啉-5-酮,咪唑菌酮和恶唑菌酮以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相似的,通过在氢化橄酵Q一细胞色素C氡化述原胁水平上阻滞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粗体呼吸,咪唑菌硐(S)-对映体活性比(R)-对映体高得多。
嘧菌环胺(Cyprodinil)化学名称: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分子式:C14H15N3。其能抑制蛋氨酸德生物合成,抑制水解酶的分泌。在植物体内被叶片迅速吸收,30%以上渗透到组织中,被保护的沉淀物被储存在叶片中,在木质部中传输,也在叶片之间传输,在高温下代谢相对迅速,低温下在叶片中的沉淀物相当稳定,代谢物无生物活性。
嘧霉胺(Pyrimethanil)化学名称: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分子式:C12H13N3,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属苯胺基嘧啶类。其作用机理独特,即抑制病原茵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这些酶与病原菌进入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
乙霉威(Diethofencarb)化学名称: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C14H21NO4,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灰霉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用于防治葡萄、柑橘等抗苯达松的菌株,兼治白粉病。
异菌脲(Iprodione)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N-异丙基-2,4-二氧代咪唑啉-1-羧酰胺,分子式:C13H13Cl2N3O3。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链格孢属、蠕孢霉属、丝核属、镰刀菌属、伏革属等菌也有效果。
腐霉利(Procymidone)化学名称:N-(3,5-二氯苯基)-1,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羰基亚胺,分子式:C13H11Cl2NO2,是新型杀菌剂,属于低毒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咪唑菌酮与嘧菌环胺、异菌脲、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咪唑菌酮与嘧菌环胺、异菌脲、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咪唑菌酮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咪唑菌酮的高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8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咪唑菌酮,活性成分B选自嘧菌环胺、异菌脲、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优选重量比为1︰60~40︰1;更优选为咪唑菌酮与嘧菌环胺的重量比为1︰25~5︰1,咪唑菌酮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1︰30~10︰1,咪唑菌酮与嘧霉胺的重量比为1︰20~5︰1,咪唑菌酮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1︰30~5︰1,咪唑菌酮与腐霉利的重量比为1︰25~5︰1;最优选为咪唑菌酮与嘧菌环胺的重量比为1︰10~1︰1,咪唑菌酮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1︰9~1︰1,咪唑菌酮与嘧霉胺的重量比为1︰10~1︰1,咪唑菌酮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1︰20~1︰1,咪唑菌酮与腐霉利的重量比为1︰1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