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学汉语工具拼音汉字和拼音笔画输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031.0 | 申请日: | 2012-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学植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汉语 工具 拼音 汉字 笔画 输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字符和字符信息的输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助学汉语的字符及该字符和汉字的输入法与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汉字与其拼音符(汉语拼音字母)完全分离,字形里不含其拼音符导致读音不直观,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汉字是形声字,但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许多形声字的声符已经失去了表音的功能,因此,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读汉字也常会读错;已有的各种学习汉语工具和书籍里,给汉字标音,只能采用注音方式标注,在注音和拼读时,还要注意音节的划分和隔音符号等问题;汉字字形不含拼音符,使得汉字读音不便于读记而且费时;遇到生字词时,无法利用拼音字母顺序迅速查字词典。由于有上述不足之处,即使母语是汉语的人,为记住汉字的读音也要花掉太多的时间,关于这一点,从“给加点字注音”这类试题自小学考到大学这一现象就能得到证实。另外,汉字本身不含拼音符,人们只能凭记忆而无法直观地利用拼音符输入汉字。现有汉字的输入方法虽多种多样,但仍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利用汉字字形输入时,字根较多,难拆难记;二是利用拼音输入时,因字形不含拼音符,不熟悉汉字读音的人难以准确快速输入,即使遇到一个读音很熟的汉字,但若该字是属于有多个同音字之列,则重码较多,输入时也很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依据汉字和汉语拼音规律及特征,改写和简化原汉语拼音符,让改写和简化后的拼音符能同其相应的字形结合成一体,成为一种快速学习汉语的工具——拼音汉字,或称拼音华字或形音体汉字,包括印刷型和凹凸型或立体型及繁简体;本发明也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拼音汉字和汉字的拼音笔画输入法与键盘。它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里所述的现有汉字与其拼音符分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1.拼音字母改写与简化和拼音汉字构成的方案:(1)根据字形和笔画特征的需要,改变一些拼音符的书写角度或书写的形状,让拼音符与其字形中形状接近的笔画重合、替代或与其字形的适当笔画相连接或相邻(见本说明书后表1、表2中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与其在拼音汉字中随字形或笔画变化的对照形式和表3、表4中本发明简化拼音符与其相应的汉拼音字母的对照和字例及部分说明)。(2)在拼音汉字中,i行和ü行前没有声母时不再用y;u行前没有声母时不再用w(见表4连接法后的有关字例,但利用拼音输入汉字时,y和w仍按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用法使用)。(3)音节的声母后若只有韵母符“i”,本发明中的拼音汉字拼写时将它省略(见表4重合法后的有关字例),但拼读时,应照常按拼音规则读此音,有几个本身不含音i的字除外(见表4重合法后的说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已淘汰了此类字的读音)。(4)声调阴平“ˉ”、阳平“ˊ”和上声“ˇ”等声调符不变,去声“ˋ”恰与汉字点“、”重合时,就按汉字点的形式和位置书写,若不与汉字点“、” 重合,则按去声符号注音方式书写。声调符号一律标在拼音符上(包括与笔画重合的拼音符),一般仍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而有时为了追求本发明字符的美观,或因去声符号与字形上的点重合,或出现在因只有韵母“i”而省掉“i”的音节上时,声调符号的位置也有所变动,但拼读时,仍遵循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音规则。本发明中的字符在没有易被混淆成是声调符号点的时候,轻声也可不加标记,但当某字应读轻声,而拼音符与某笔画重合上的点又不属于声调去声符与字形符的点重合,则要加符号 表示轻声,轻声符 的位置选定同其他声调符,如 中的 中的 等。(5)拼音符根据需要使用印刷体或手写体,声母和韵母一般可分开写或连写。但声母1与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重合时的 乚、 应与其后面的韵母连写(见表3中1行后的字例)。(6)依照上述方案,本发明里的字符——拼音汉字按以下几种方式构成:①重合式——拼音符的全部或大部分与其相应字形中的某笔画重合。此时拼音符一般为省掉了后面韵母符号“i”的部分声母。在这一情形下,如果声调符号不与字形的点重合,竖写声母时,声调符号就置于其正上方,横写时,就置于其右上方(见表4重合法后的字例)。汉字“一”的拼音符i横写成 与汉字“一”重合,其前的 省掉;当“一”的声调为阴平(yī)时,其阴平符号也省掉;又因本发明中的字符i音素开头的音节(i行)前不再用y,因此,本发明中的字符声调为阴平的“一”与汉字“一”相同。 (i)与其他汉字横重合或 (i)前无声母时, 前的 不能省(见表3中i行的字例)。②连接式——有些字的拼音符与其字形笔画无法重合,则直接将拼音符连接在某一适当的笔画之后或接在某一笔画的延长线后。以声母c、 (ch的简短式)m、n、x、 (f)、 (t)、 (为 即r的连写式)和韵母ˇ(a)、 (i)、o、u、 (ü)等开头的大多如此。其中x、 (f)、 (t)、 (r)和 (i)等接在横后时,常向上连写,m、n则根据需要向上、向下或在其左侧中间处与某笔画连写。f、t、i向左倒横写平行于横, 横写且又位于音节之首时,其前的 要保留(汉字“一”中的 除外); 接在声母后时,其前的 省略。 与任何笔画或声母连写时,其主体部分“-”应在连写处向左出头(如同横向上连写成 li写成 ),以免与 (h)和 (z)混淆。 (r)和 (i)接在右弯钩笔画上与接在横后的书写方法相同。r出现在音节末尾时,写作 不能单用,应连写在其前面的音素符号后(见表3相应行的字例)。ˇ(a)、o、u、 (ü)等音素为音节首的拼音符接在不兼做声母的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后时,这些拼音符大致在其左侧中部处与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的末端相连(见表3相应行和表4连接式后的有关字例)。③重合连接式——一个音节中某拼音符的全部或一部分与其字形的某笔画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合,其余的拼音符与之连接或紧跟其后。声母 与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重合后接韵母ˇ(a)、o、u、 (ü)等音素的拼音符时,这些音素的拼音符在其下端与兼做声母的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的末下端相连(见表3中1行和表4重合连接式后的有关字例)。声母 与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重合后接韵母e音素符时,e音素符应向右向上与其前面的声母分别连 写成 或 e的下端一般不应低于其前笔画兼声母l的最下端;e音素为音节首的拼音符接在不兼做声母的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后时,则e在其中部与笔画一、乚、 或与此类近似的笔画的末端部分重合(此法也用于ê)分别写成 或 (见表3中相应行的字例)。m、n、x、 (f)和 (t)在右弯钩后向上写(见表3相应行字例)。有时为了方便重合连接,在不影响基本字形、字的会意和拼音符辨认的前提下,稍稍调整某笔画或适当改变拼音符的形状,如g、k、h、j与笔画、 重合的 和k、h、l与笔画乚重合的 等形式(见表1中的相应声母形式和表3相应行的有关字例)。④替代式——用拼音符替代其字形中与拼音符近似或非近似但不影响其基本字形和会意的部分笔画,或直接用拼音符替代形声字中的表音部分,并确保根据替换成的字符易看出或记起其相应的汉字而不与非相应的汉字混淆(见表4替代式后的字例)。i前无声母后无韵母竖写替代某笔画时,可省掉i上端的 写成 如 (义)和 (刈)中的 (此时 上的 为声调符号)。 (义)和 (刈)中的 不同于 (利)和 (例)中的 用拼音符替代了形声字中表音部分的字符为本发明中拼音汉字的简化字符。⑤注音式——对极少数拼音符无法以重合、连接、重合连接或替代式与其字形组合的汉字,则直接将简化了的拼音符注在其汉字的适当位置上(见表4注音式后的字例)。2.本发明中的输入法采用拼音或拼音与笔画(按国家统一的笔画书写顺序)结合方式输入拼音汉字和汉字,简称拼音笔画输入法。(1)键盘的键位设置:用普通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进行编码,单个字母的声母和韵母除ü设在Y键上和V键不作声母外,均与键盘相应字母键位对应,非单个字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符及笔画码元用键盘中的某一个英文字母表示,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和轻声 等声调符分别设在W、E、U、I、O等键位上,笔画丶、一、丨、丿、 乛亅 和 乚 等笔画分别设在A、S、D、F、G、H、J、K、L等键位上,V键上的*用来代替上述笔画之外的任何其他笔画(见附图)。(2)输入法:本输入法兼有双拼输入法的功能,针对现有全拼和双拼输入法出现同音字重码较多的问题,本输入法单字码长按四码设置,增加声调码和笔画码,在输入无重码或重码少的字时,不用输入后两码。具体输入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学植,未经吴学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